第23版:新闻超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嫦三落月
 
标题导航
辽宁舰南海训练百余科目
财政部原处长批钱要回扣
发错准生证又收回去
保定发生禽流感疫情
爱犬寻主人误将车开动
高校教师评聘收入不再过分依赖论文
美黑人女上将,她是第一个
俄暴徒袭击中国公民致一人亡
泰反对派娘子军包围英拉住所
我维和部队解救三同胞
坐车抱外孙总统道歉
美称朝近期不会核试验
印欲平息与美外交风波
冰岛命名委员会再败官司
2013年12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校教师评聘收入不再过分依赖论文



  据《京华时报》报道 今后,在高校科技评价及教师评聘、收入分配中,科技项目与经费数量过分指标化、目标化,过分依赖论文、项目专利等指标的情况或将得到改变。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对高校、教师的科研评价,将实施分类评价,不搞一刀切。
  《意见》指出,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统一、量化为特征的科技评价机制,面对全面提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问题日益显现。
  《意见》提出,全面改革教育系统各类科技项目、人才项目和科技奖励的评审办法。提高科技奖励质量,减少数量,适当延长报奖成果的应用年限。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对各类科技项目、人才项目和科技奖励做相应改革。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改变考核评价中将科技项目与经费数量过分指标化、目标化的做法。要改变在教师评聘、收入分配中过分依赖和不合理使用论文、专利、项目和经费数量等科技指标的做法,减少科技评价结果与利益分配过度关联。
  《意见》提出,实行分类评价,改变考核评价中将科技项目与经费数量过分指标化、目标化的做法,针对科技活动人员、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科研项目等不同对象,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工作的特点,分别建立涵盖科研诚信和学风、创新质量与贡献、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学传播与普及、机制创新与开放共享等内容,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
  同时,建立长效评价机制,避免频繁评价。科技活动人员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3年,对青年科技人员实施聘期评价,创新团队和平台基地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5年,根据绩效情况可减少、减免评价。加强评价结果共享,避免重复评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