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我们有了彩色印刷1996年周末版由黑白版转为彩版印刷,结束无彩报历史 |
|
|
|
1996年彩色印刷的周末版。 |
|

|
|
1996年8月底,晚报决定8月30日的周末版由原来黑白版转为彩版印刷。报社没有彩色做版系统,网络也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出彩报都要依靠外界的力量。 那时晚报发行都是每天下午进行,为不影响周末版的发行时间,在周三就截稿,上午录入微机,下午排版、校对、调整全部完成。当晚吃饭时,我们突然接到微机室打来的电话,说排好的版面输入彩版微机后两机不统一,版式内容全乱了,要加班重新排版。由于借助驻潍坊电影报的东方电讯公司彩色微机的技术力量,软件不是针对报版开发的,操作起来十分费劲,甚至连画区、分栏、折题、调图都要费尽周折。那天晚上,大伙整整忙了一夜。 第二天还需要扫描处理彩色图片,经推荐我们来到一家彩色图片输出公司进行图片处理。图片扫描完毕与文字结合成版面后开始发样。当快要发样完毕时,出样机出了问题,需要重新发样,白费了一上午的功夫。下午,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直到报社下班前,我终于成功拿到了校对样和数据盘。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的活,那时却等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出软片是在晚上没暗室的微机室里进行,还未等软片晾干我们就匆忙带着登上早已等候的车辆,迅速赶往高密印刷,路上发现没有带清样又折回到报社拿清样,到达高密彩印厂时已经是晚上11时许,一切安排妥当开机印刷。双色平台彩印机首先完成了黄和黑的印刷,凌晨3时许,印红和蓝时发现印出的报纸有漏缺,临时停机查找问题。结果原因出在软片上漏缺了标题,我们迅速修补好后,重新晒版开机印刷,及时避免了彩报开天窗的事故。 次日早上,栾总也赶到了现场,看到一张张正在印刷的彩报,他拿起一张报样乐呵呵地说:“报纸还是彩色印刷好,效果就是不一样。”听到栾总的评价,一身疲惫的我瞬间轻松下来。回来后,栾总亲自执笔写了“周末彩版致读者”的启事,从此《潍坊晚报》结束了无彩报的历史。 本报记者 王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