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和·雅”育人看北海 |
——潍坊北海学校办学亮点解读 |
|
●办学理念:全面卓越 和雅育人 ●学校文化:“和·雅”(和谐共进,志趣高雅) ●育人目标:和而不同 各雅其雅 ●发展愿景:建设“特色鲜明、成效卓越、师生幸福”的现代化齐鲁名校。 潍坊北海学校创办于2007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国办学校,也是潍坊市政府“十大惠民工程”之一。建校以来,北海学校在“和·雅”文化的统领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先后获全国特色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校长实践培训基地、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校、中国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单位、中国新教育宣传先进单位、全国消防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平安和谐校园先进单位、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潍坊市素质教育示范校、潍坊市规范化学校、潍坊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所办学不足七年的年轻学校,为什么办学成绩如此突出?何以引起如此的关注?带着疑问记者走进潍坊北海学校,对这所年轻的充满“和·雅”文化的学校进行了专访解读。
解读 1 和雅课程 ★主题课程 【实践】潍坊北海学校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中相关的内容予以整合,形成以自主性、研究性、活动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主题课程”。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特色化、校本课程趣味化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和雅课程体系。 主题课程的典型经验多次在市级、省级、国家级会议上推介,前来学习的考察团体很多,多个课程项目获得政府成果奖。学校被纳入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校长实践培训基地。 【解读】这是来自民间的变革,是一线学校实践层面的探索。构建了科学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富有生命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童语育人 【实践】北海学校进行童语(童话、童谣、童诗)育人,打造自由、快乐的和雅校园。学生在走廊上传唱童谣,在旧书交易超市上抢购童话;在课程超市里选修童谣课程;师生共同进行童话阅读并开展主题想象习作活动;开发相关的童语育人课型;发放童语育人稿费,奖励在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师生,学生获得人生第一笔稿费,作品编印成册。该项目在潍坊市暑期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会上进行典型发言。 【解读】一系列活动,学生爱上了童话、童谣、童诗,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 解读 2 个性课堂 ★和雅个性课堂 【实践】北海学校进行了“和雅”课堂关键词凝炼的研讨,提炼出了“和谐、民主、博爱、竞争、公平、责任、生动、幽默、探究、渊博”等十个关键词,并进行了全面解读。提出了“和雅”课堂评价的“六大维度”,即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小组建设、关注评价引领、关注课堂文化、关注时间分配、关注学生成长,引导教师深化课堂研究,进行微格教学。举办了两届“和雅”课堂教学大赛和“和雅”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 【解读】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引导教师“追求完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个性。 ★名师团队 【实践】大力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推进“青蓝争艳,特色跟进”工程,不断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成绩斐然,如:汤善香“主题课程”团队、张素英“一课多读阅读教学”团队、考俊花“品德教学生活化”团队、戚红红“美术快乐合作”教学团队、高伟丽“京剧传承”团队、王玉哲“理化高效课堂教学”团队、刘海燕“互助探究教学团队”等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解读】团队的作用是形成集体风格,整体作战,共同提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名师课堂推介 【实践】北海学校已经形成多个有影响力的个性课堂,如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课堂、张呈峰数学生态课堂、王欣香诗韵课堂、隋海丽的数学“润思乐学”课堂等,多位教师在各级课堂教学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1年、2013年在富华国际会议中心分别举办“韩兴娥教学艺术研讨会”、“中国教育报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韩兴娥‘海量阅读’教改实验及潍坊北海学校办学经验现场会”,2012年12月举行了“张呈峰数学生态课堂”潍坊市推介会,今后还要陆续推介。 【解读】北海学校名师课堂已经成为著名教育品牌,通过推介会,推广名师课堂的成功做法,为他人提供借鉴,推动课堂改革向纵深发展。 解读 3 学生素养 ★科技创新 【实践】潍坊北海学校借助“百件专利进校园”工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开展各种讲座,全面普及科技创新方法;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将科技创新纳入课程体系;撰写科技论文、活动。学校组织了2届科技创新大赛,共有42件创造发明符合实用新型专利标准,其中34项取得实用新型国家专利证书。多人获得省信息奥赛一等奖,多人获得省创新大赛一等奖。 【解读】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北海学校举行科技创新活动,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际视野的人才。 ★北海英语提升工程 【实践】营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北海英语”学习氛围,构建北海英语课程体系,建设英语高效课堂;改革课程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探索“北海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学生西方文化实践体验,定期组织英语书法比赛、口语比赛、课本剧表演、单词小能手等多种竞赛活动,先后举办了朗文杯“英语节”“千人英语素养展示”“英语口语风采大赛”“圣诞嘉年华”“寒假英语情景剧展评”等大型英语素养展示活动。 【解读】构建独具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高,英语素养明显提升。 解读 4 艺体特长 ★课程超市 【实践】北海学校紧扣国家体艺2+1工程,在开足、开齐、开好音体美课的基础上,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周五下午设立“课程超市”,学生打破原有的班级界限,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特色课程。开设了民族舞、拉丁舞、现代舞、古筝、二胡、篮球、书法、面塑、影视艺术等40多个艺体项目,使每个学生都拥有特长项目,培养了一批和雅学子。参加全国省市级比赛获得荣誉,学校荣誉墙上的奖状、证书、各类作品随处可见。 【解读】每个学生都有一门特长,实现了“秀我风采、展我特长、提升内涵、打造特色、奠学生成才之基、铺学校发展之路”的目的。 ★京剧育人 【实践】京剧在教化方面的独特功用,京剧进校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北海学校启动“京剧进校园”活动,聘请了潍坊市京剧院的艺术家担任顾问,讲解京剧知识,训练京剧唱腔,培养师生京剧艺术骨干。举办“京剧欣赏大课堂”、“京剧游园”、“北海京剧团培训”、“‘国粹飘香’京剧演出”等系列活动。成立“小梅花师生京剧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京剧演唱活动。 【解读】学校把京剧化为育人的手段,引导师生去认识京剧,学习京剧,弘扬京剧。提高艺术修养,弘扬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体育传统项目 【解读】作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加强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学生运动技术和健康水平,发展学校足球和乒乓球特色运动,强健学生素质。举办体育节、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等。体育竞技成绩突出,体育代表队在高新区春季运动会上获得了团体第一名。初中、小学足球分获全市足球联赛第一名。乒乓球男团蝉联全区第一,参加全市比赛。 【解读】把体育教育摆到同德育、智育一样重要的位置,是学校体育教育一直追求的目标。 解读 5 德育特色 ★模块育人 【实践】北海学校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勇于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把德育工作分为8个模块,即管理育人、学科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行规育人、艺术育人、安全育人、家长育人。模块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该项目获潍坊市第十届教学成果奖。 【解读】提升育人品质,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培养气质。让北海学子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步入社会,都烙着学校“各雅其雅”的印记,终生受益。 ★德育生活化 【实践】利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挖掘教育价值,领悟道德的内涵,提升文明程度。构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提高学生在思想情感、为人处世、价值观取向、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素质。 【解读】实行德育生活化教育,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升文明程度。 ★家校协同教育 【实践】建立“三位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网络,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将三方教育力量整合为和谐互动的大教育场。成立家长委员会,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学校获得山东省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奖,家校沟通经验在市级会议作典型发言。 【解读】加强家校协同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少年儿童的必然途径。 解读 6 平安校园 ★校园安全啄木鸟 【实践】实施“校园安全啄木鸟行动”,让专家、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管理。志愿者佩戴学校统一发放的标识牌,穿上带有“安全啄木鸟行动志愿者”字样的黄色马夹,协助执勤教师维持学生秩序,发现上放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安全啄木鸟在行动》获潍坊市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解读】校园及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学校一直保持着安全事故“零”记录。“校园安全啄木鸟行动”获得了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结束语:学校在“和雅”文化的统领下,教师专业得到发展,学生素养明显提升。成就了教师,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誉满齐鲁的名校——潍坊北海学校。 本报记者 张春梅 本报通讯员 李德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