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大图:一市民通过微博了解审判信息。小图:开庭微博 |
|

|
|
我市法院首次使用微博直播庭审,树立司法公信力 随着微博的发展,微博开始运用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于是,“微博直播庭审”逐渐成为法院工作中的一个热点。2013年12月18日,我市法院首次在庭审判决时,通过微博直播,第一时间将庭审进展和结果以图文方式发布给公众。专家指出,微博直播庭审是大势所趋,有助于增强法庭审理的公开透明,但是,专家也提出,要防止舆论审判问题。 庭审首次微博直播 2013年12月18日,我市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的32人组织犯罪一案进行了公开宣判,在庭审宣判的同时,我市人民法院通过官方微博“山东诸城法院”,进行了宣判预告和判决结果的直播。 据法院研究室工作人员马振华介绍,2013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期间,法院对此案件公开开庭,并于2013年12月18日作出判决,法院通过官方微博在判决前一日进行了审判直播预告,并对当日的宣判过程,进行全程微博直播,一时间,引起300多位粉丝跟帖予以关注。 记者打开诸城法院微博首页发现,在2013年12月18日9时21分,法院对该案开庭进行了微博直播,共有118位网友点“赞”,随后法庭在宣读判决过程中,即时连发19条微博,详细公布了对32人犯罪团伙的判决结果。 网名为“诸城—*****”的网友评论说,微博直播庭审是个创新,将判决宣布的结果同步发布给网民,判决结果透明又有时效性。另一名网友表示,公开庭审如同一面镜子,把法官的审理过程晒在公众面前,这样的司法公信力才能经受住考验。 第一时间了解案情,避免道听途说 我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陈卫华表示,“微博直播庭审”的作用与审判公开的目标不谋而合,这将成为一种趋势,有利于民众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同时也有助于民众对司法程序的监督,“微博直播庭审值得推广,通过审判公开,让老百姓看见法庭,感受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陈卫华表示,从微博问政到微博直播庭审,微博已经渗透到各个公共领域,成为公共机构和民众互动、倾听民声、汇集民意的重要阵地。“通过微博互动,缩短了司法与民众直接沟通的距离。庭审信息通过微博发布出来,市民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案情审理的进程,避免道听途说或是由于猜测而引起的不必要的舆论。”陈卫华说。 微博直播庭审使公开审理的庭审过程扩大到多数人的监督之下,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陈卫华表示,让案件回归到事实和法律,让事实和法律决定审判过程和结果,才能树立司法的公信力。 警惕舆论审判 “通过微博直播庭审案件的过程,容易引起舆论的热议,对法官产生压力,造成舆论审判问题。”山东理达环球律师事务所律师梁云聪表示,法院法官要在防范舆论审判和监督司法公正之间取得平衡。 梁云聪告诉记者,微博具有公开性和广泛性,微博直播庭审过程中,要注意对当事双方隐私的保护。“有些案件可能具有机密性和隐私性,有些不愿意面对公众的证人或当事人,在微博传播过程中不应该透露。”梁云聪表示。 梁云聪还表示,有些引起市民广泛关注的案件,在微博直播庭审过程中,市民会通过转发、评论等形式进行热议,“从全国的司法案件中来看,经常会出现倾向舆论审判的案例,形成观点舆论,对法官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法官当然要坚持公正客观的判决,这是需要警惕的。”梁云聪表示,法院在审判时要在法律框架之内倾听和尊重民意,又要坚持独立行使审判权,尽量排除干扰因素,保持司法独立。 文/图 本报记者 隋炜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