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Q8版:青州新闻·文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摇曳在月光里的童年
李有来书法工作室揭牌
青州市书画家企业家联谊会成立
2014年0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摇曳在月光里的童年



  那年,我七岁,懵懂着,顽皮着,但那年的月色却一直清晰着,在遥远的星空皎洁明亮,时时触动我童年的神经末梢,唤醒儿时的记忆。
  在那个偏远农村,我们的童年总是无休止的嬉闹玩耍,没有如今孩子的课业负担和大人们怕这怕那的管问,童年时光里更多的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小军、侯四和我那时是最要好的朋友。农忙时节,大人们都在地里忙活,而我们这群无知的孩子,腰里别着洋火枪,手里拿着弹弓,在歪歪扭扭七折八转的老村街巷里捉起了迷藏。顽皮的我们或爬到李家的枣树上,或钻到周家的果园里,享受一番,那时没人看护,尽管摘了果子吃,只记得当时的香甜清脆。在村子里玩腻了,就来到野外玉米地旁的沟坝上,准备“午餐”了。我们分头行动,小军掏洞,我去捡柴,侯四去地里扒地瓜,不一会儿,空旷的田野里就升起了缕缕浓烟。等地瓜烧熟的间隙,我们就躺在衰黄的软软秋草地里,滚来滚去,玩着“碰碰车”的游戏。
  秋日的暖阳总是那么柔和,不酷不燥,照在身上,舒服极了。还有那游来荡去的秋风,总在耳边丝丝作响,凉透着皮肤渗出的一点点汗液。等炭火变为灰烬,我们就从土灰里扒出略微烧焦的地瓜,捧在手里,颠来覆去,还不等温度降下来,热腾腾的瓜瓤就含在了嘴里,吞咽得津津有味。吃罢,每个人满嘴灰黑,脸上、手上白一道,黑一道,就像电影里的原始土著居民。此时,互相对视着,他笑我,我笑他,前仰后合,留下了漫坡遍野的欢歌,
  村前有一片芦苇塘,塘中碧水澄澈,野鱼畅游,四周则是旺长的芦苇,笔挺挺,连成一片,微风拂过,尽情摇曳,婆娑起舞。当中秋的夕阳点燃每一朵云彩,涂鸦了高远的天际,大人们就早早收拾好工具,回家找要好的伙计团圆了。而我们这群孩子是没人管的,挽着裤腿依旧在塘坝的水沟里追逐着小鱼。浑浊的泥水呛得这些野生的小鱼露出青色的脊背,在水面上有气无力地晃动着,直到白色的肚皮朝了天,我们也累了。
  月亮已经升起来了,照着我们回家的路。两边新翻泥土的气息和地头园子里的青菜味浸透了小路,醉了乡间。路旁的蟋蟀也团圆在草中,唧唧哼哼,不停地吟唱。天上的月亮撩拨着我们,合计着也要学着大人的样子,中秋团圆一次。小军“最富”,总有花不完的钱,理所当然由他做东。原因是他出生不久,娘就得病走了,爷爷一手带大他,特别疼爱孙子,总把积攒的钱留着孙子花。我们来到村中唯一的小卖部里,买了一包八分钱的勤俭烟,又买了一瓶香槟酒(汽水的味道),还买了一袋方酥和一包花生米,一共花了一块一毛六分钱,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记得如此清楚。我回家拿了几个苹果,顺便又到自家的菜园,借着月光摸索了几个大点的青椒,就跑回来了。
  去哪儿呢?到家里去,让大人碰到,那会很麻烦。侯四想到了一个好去处,去他奶奶家。他奶奶住在村外的沟旁,一般很少有人去,再说已经很晚了,他们也该吃完饭睡了。我们拿着“菜肴”,翻过沟,三个人就像夜猫子,悄悄地,前后跟着。在沟底,侯四顺便在他爷爷开垦的菜园子里搜寻了几个青里透红的西红柿,用衣服兜着,走在最前面。他轻车熟路般,慢慢挪开紧闭的柴门,来到了院子西侧的厨房里。
  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灶台上,清辉一片,也算看得清楚。厨房的响动还是惊动了屋里的老人,侯四支支吾吾应付了几句,他奶奶小腿小脚的,也懒得搭理我们这些孩子,也便相安无事。不一会儿菜齐了,都是现成的,唯一动烟火的就是:侯四从他奶奶的罐子里取了三个鸡蛋把我拿来的青椒给炒了。我们学着大人的样子,围坐着,手里点着烟,嘴里吐着泡,悠然自得,而我却呛得不行,所以至今也没有学会抽烟。我们拿着瓶子,你一口,我一口,轮流喝着,酒不醉人,人却醉着。不知不觉,月亮已到中天,从村子里传来的喧哗声越来越小了,渐渐地变得沉寂,我们也便各自回了家。
  中秋月夜轮回中,唯有那晚的月亮最圆最亮。而今明月依旧,朦胧着流年岁月,却清晰着一份童真童趣,浓浓的如醇酒,淡淡的似花香,袅袅的如炊烟,依旧升腾在童年记忆的夜空,闪闪烁烁,永存了一份美好甜蜜,在岁月的时光里摇曳。
          王公学
(作者王公学,男,1974年生,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法制文萃报》《大众日报》《潍坊日报》《潍坊教育》《风筝都》等报刊发表文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