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走了,把光明留在人间 |
寿光退休教师卜祥兰病故,家人遵嘱捐献出她的眼角膜 |
|
|
卜祥兰老人(左)生前和老伴的合影。(资料图片) |
|

|
|
寿光市圣城小学的退休教师卜祥兰将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1月1日,72岁的她因病去世,但老人在弥留之际仍心存大爱,决定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我们全家人都很支持妈妈的做法,都为她的义举感到骄傲和自豪。”1月3日,卜祥兰老人的女儿董燕含着泪对记者说。
从教长达35年 1月3日,在寿光市圣城小学宿舍院卜祥兰老人家中,她的女儿董燕正悲痛地整理着妈妈的证书等遗物。这些证书中,有山东省红十字会颁发给老人的自愿无偿把遗体(角膜)捐献给医学事业的荣誉证书。 董燕说,她的妈妈卜祥兰1961就参加了工作,一直在教育事业上忙碌着。“妈妈为教育事业工作了整整35年,她把自己这辈子最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们。”董燕说,妈妈在寿光市圣城小学退休,圣城小学的前身是寿光工业职工子弟小学。 卜祥兰在学校里教过数学、美术,还当过幼儿园园长。“在我的记忆中,妈妈在退休前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她为学生们付出了太多太多。”董燕说,她妈妈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每年都会有一些学生来看望。 记者还看了卜祥兰老人生前的照片。照片中,老人和其老伴董寿禄相依相伴,两人看起来非常慈祥。“我爸妈感情非常好,是我爸为她签的捐献眼角膜的协议。”董燕哭着说。 得知身患绝症,她决定捐献眼角膜 2013年7月份,卜祥兰突然被查出患了肺癌。尽管家人让她住进了医院,医生也对她进行了全面的治疗,但老人的病情却没有好转。 “妈妈当时是一边忍着病痛的折磨,一边把她想捐眼角膜的想法告诉我们的。”董燕说,以前他们曾在《潍坊晚报》上看到我市15岁男孩李晋侠在结肠癌晚期决定捐献眼角膜的事迹,还有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原放疗科主任刘鹃身后也将其眼角膜和遗体全部无偿捐献的事,当时他们全家人都非常感动。 卜祥兰老人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后,就有了捐献眼角膜的想法。当她把这一想法告诉家人后,大家都默默地接受了。“爸爸是最了解妈妈的人,他明白,妈妈这一辈子全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去世后,她也是想力所能及地奉献自己。”董燕说,1月1日晚上9时许,老人离开了人世。他们按老人的心愿,联系到了潍坊市红十字会、潍坊眼科医院,将老人的眼角膜捐献,“妈妈将自己的眼角膜奉献给了需要的人,把光明留在了人间,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和自豪”。 初步检查老人的眼角膜能用于临床 对此,潍坊眼科医院一位医生对记者说,他们提取了卜祥兰老人的眼角膜后,进行了初步检查,结果显示,老人的眼角膜可以用于临床,但仍需要进一步检查。 潍坊市红十字会一位工作人员说,2003年3月1日《山东省遗体捐献条例》开始实施,2007年5月1日起,国务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开始实施。《山东省遗体捐献条例》发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红十字会加大宣传力度,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可、接受了遗体(角膜)捐献。近几年来,市民进行遗体(角膜)捐献的意识提高了,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捐献眼角膜27例,遗体15例。卜祥兰老人就是第27例捐献眼角膜的人,也是今年第一例角膜捐献者。卜祥兰老人捐献眼角膜,他们衷心感谢老人及其家人为人类医疗事业所做的贡献,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加入到爱心行列中来,帮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本报记者 刘晓梅 ◎相关新闻 小学生捡钱包 马上交给民警 本报讯 1月2日中午,寒亭区固堤街道固堤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钱威屹在回家途中,捡到了钱包,内有3800元现金及一些银行卡等重要物品。看到这些钱,钱威屹赶紧就把钱包送到了派出所。在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钱威屹最终将所有的钱、物原封不动地还给了失主朱女士。 1月2日中午放学后,钱威屹兴冲冲地往家走。当他走到一家超市门前时,发现地上有一个黑色钱包,他还以为是别人丢弃的废钱包,就用脚踢着往前走。然而,踢着踢着,他感觉钱包很重,就好奇地把钱包捡起来打开看。这一看不要紧,他发现钱包里面有很多现金,还有银行卡、身份证等物品。当时钱威屹惊呆了,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想到自己也曾丢过钱,虽然不多,但当时急得够呛,失主丢了这么多钱,肯定急坏了。于是,钱威屹赶紧就拿着钱包来到附近的派出所,把钱包交给了一位民警,并向民警说了事情的经过。 民警对钱包内的现金清点后,发现仅现金就有3800元,还有公章、银行卡等重要物品。 经过多方联系,民警把失主朱女士找到了。朱女士看到自己丢失的钱包内钱、物一点都没丢,激动地抱住钱威屹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朱女士说:“钱包里面的公章太重要了,如果被坏人捡去,后果不堪设想。”为了表示感谢,朱女士给钱威屹买了很多好吃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钱威屹所在的固堤小学号召全体学生学习钱威屹拾金不昧的精神。 (记者 刘晓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