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办学实现学子清华梦 |
潍坊行知学校求真精细书写教育奇迹 |
|
|
2013年,是潍坊行知学校创造历史的一年。 这一年,学校因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而备受瞩目,更有邵年和李同两位同学同时被清华大学录取,从而实现了潍坊市乃至山东省同类学校学生考取清华大学人数零的突破,在学校特色办学的历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页。 和邵年、李同一样,很多同学在行知学校找到了自我,成就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创造了奇迹。那么,设施一般、成立时间并不算长的潍坊行知学校到底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使行知学子健康成长呢? 本报记者近日走进潍坊行知学校,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行动进行了深入了解,探寻、领略这奇迹背后的魅力。
理念 将育人理念渗透到每一位教职员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潍坊行知学校的育人理念包含三方面,一是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拥有健全的人格;二是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就是“康体怡心”;三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即“行知合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总是力求做到使学校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警卫人员,都来实现教育思想,使全体人员都关注这些思想。”只有使教职员工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了学校的育人理念,教职员工才能将自己各自的教育思想统一到学校的育人理念上来。 为了让教职员工充分了解和认识学校的育人理念,并自觉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行知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的方式,凝聚教师队伍的向心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举办发展论坛,让教职员工对教育教学工作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学生的成长探索新思路;组织干部、教师定期外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充实、提升团队的教育教学行为;组织教师观看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教师》纪录片,加强教师敬业爱岗教育;在全校实行教职工“承诺制”,弘扬教师职业道德;在全校倡导读书活动,向全体教职工推荐15本教育理论励志书籍,充实教师的头脑,丰富教师精神生活…… “只有引领共同的价值追求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干成大事。不管什么样的活动,都是想让学校的教职工拧成一股绳,扎扎实实践行学校的育人理念,为每一个学生成长着想,为每一个家庭幸福奠基。”校长刘乐庆如是说。 目标 以明晰的办学目标赢得较高的社会满意度 “为每一个学生成长着想,为每一个家庭幸福奠基”,是潍坊行知学校追求的办学目标。 大目标需要小目标的积累铺垫。只有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目标实现了,学校的办学目标才能顺利达成。于是,行知学校把“学生全员学习目标驱动管理模式”作为重点工作管理项目,让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教育教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内进行,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都能够实现“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学校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真正”的人来培养,要求每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准确地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学习、生活、纪律、健康、兴趣爱好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具体地周目标、月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二年三年乃至五年、十年以及人生的终极目标,每天列出自己必做的5件事情,一步步地向所设定的目标迈进。这样,学生在行知学校的整个“旅程”就确定了下来,老师、学生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最终一定会到达“目的地”——大目标。 潍坊行知学校的“学生全员学习目标驱动管理”,重视学生的基础差异,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以目标驱动为管理过程,合理地调动着每一个学生内在的成长、发展动力,同时也在每个班级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班级团体学习效益达到最高化。 明晰的办学目标结出丰硕的果实。市社情民意局组织的两次家长电话满意度测评中,学校的各项指标均取得长足进步,总体评价达到97.65分,班主任满意度达到99分。这些数字,代表着学生家长对学校办学质量的高度认可。 求真 追求求真务实的办学行动 “呈现一个真实的教育状态”是刘乐庆校长和行知学校在办学中一贯秉承的信念和态度。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基于“人”的成长和发展,潍坊行知学校各类学生体验活动丰富多彩,各种活动丰富着行知教育的内涵。学校所有文体活动从组织筹备到活动开展,整个过程都保持着“学生自己干,老师靠边站”的状态。这样一种“甩手掌柜”的教育行为,把校长、教师高高在上的严肃面具摘了下来,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以更真的状态体验成长和发展的乐趣。 蹲下身去看,静下心去听,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行知学校,处处充盈着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温暖情怀。 有一次在一位青年教师的课堂上,刘校长觉察到了一些问题:尽管这节课的授课已经比较成熟,但有些环节还多少存在着生搬硬套的虚假“嫌疑”。“我们的课堂不能带有任何虚假的成分,教学的三维目标的终极指向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课堂必须追求一个“真”字,要把“真”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后,刘乐庆校长说。正是在这个“真”字驱动下,潍坊行知学校的课堂更接地气,更受学生喜欢。 求真务实的办学行动,换来了学生的迅速成长、成才,同时也擦亮了学校的特色办学品牌。 管理 推行科学、高效、严格的管理流程 “管理其实很简单,简单的做法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从关心爱护出发”。刘乐庆校长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团队的认同。 学校坐落于潍坊中心市区,交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切实保证学生们的安全,潍坊行知学校“以公寓系统化管理”重点工作项目为切入点,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精细化管理。 针对公寓管理,学校单设了公寓管理中心,完善了公寓管理机制,形成了“指纹考勤——纪律检查——问题反馈——班级整改——阶段评价——绩效挂钩”的管理系统,提高宿舍管理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个秩序良好、整洁卫生、舒适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无规矩不成方圆”,配合学校管理,行知学校精心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和服务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公寓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公寓日常管理制度》、《指纹机考勤管理制度》、《学生请假和出入校门制度》、《班级量化管理与班主任绩效制度》等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在每个学期开始的第一个月,对学生集中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起制度意识、规范意识。 “家校沟通无极限”是行知学校一直引以为傲的地方。学校在此基础上与家长达成协议:家校同步,共同管理。学校在大门口安装了指纹考勤器,学生什么时间进出校门,家长、学校都能一目了然,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无缝隙管理。 “虽然进出校门和公寓都要‘刷卡’,略显‘麻烦’,但是这种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始终坚持的做法就是培养学生张扬的个性,但同时要求必须有规范的行为。”刘校长如是说。 “润物细无声”,如今,走进行知学校,不管是周末,还是晚上的自修,都能够看到学生的条理有序;三餐时自觉的排队,用餐完毕后自觉地整理归还餐具;放学后整齐出校门、回公寓,自觉按指纹考勤。 以公寓系统化管理为切入点,潍坊行知学校科学、高效、严格的精细化管理流程关涉后勤等其他各个方面,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同样功不可没。 团队 锻造严谨、高效、敬业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教师的素质关乎学生的成长和前途命运。 潍坊行知学校班子成员由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潍坊名师、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教育专家组成;管理队伍是由多年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市级以上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师德模范组成的管理团队,教师队伍是由具有多年任教毕业班经验的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这个团队中潍坊市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获得者超过40%,潍坊市教学能手占教师比例为33%,他们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拥有熟练广博的专业知识,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的成功经验,为高起点办学奠定了基础。为激发优秀教师的工作干劲儿,同时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行知学校不断推进新老教师结对的“青蓝”工程,激发老教师的工作干劲,提升新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班主任满意度达到99分,体现着家长对学校的信赖,更浸透着老师们的敬业和付出。在上学年的潍坊市优质课评选及市区优质课评选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有十名教师获得优质课一等奖,正是行知学校“青蓝工程”的成果的展现。 为了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经潍坊市教育局批准,自2012年秋季开始,潍坊行知学校已经从一所单一的市属全日制高考补习学校,成长为全日制普通高中。伴随着“圆梦清华”这一历史性篇章的书写,学校的这一完美转型,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响应和欢迎。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陶行知教育的真谛。“在勤恳朴实,追求真知的行知人的共同努力下,潍坊行知学校一定还会在育人成才的进程中书写更为辉煌的篇章。”刘乐庆校长如是说。 本报记者 张春梅 本报通讯员 王汝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