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潍坊晚报创刊二十周年特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用真情和真爱,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家的温暖
2014年01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真情和真爱,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家的温暖
——昌邑市文山中学致力推行亲情服务侧记



  昌邑市文山中学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钟灵毓秀,是一片人杰地灵的热土,广大莘莘学子们在这里成长、成才。学校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还推出了特色的“家园式管理”,处处体现出真情真爱,至诚至善。俗话说:吃好睡好,才能学好。文山中学在践行亲情服务、亲情管理方面做出了表率,形成了特色,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学校就是家园”的感觉。
  2013年11月26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3年度第一批省级餐饮安全示范学校食堂名单,昌邑市文山中学餐厅榜上有名,这是昌邑市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如此殊荣的学校。除此之外,文山中学还曾荣获 “潍坊市2012年度文明餐桌行动示范食堂”、“潍坊市健康示范餐厅”、“ 昌邑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宿舍安全管理方面,文山中学也是秉承“真情真爱、至善至诚”的后勤服务理念,以实际行动,博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赞扬。
  餐厅篇
亲身体验,参观饭菜制作流程

  采访过程中,记者对食堂的饭菜制作流程进行了参观,亲身体验了文山中学餐厅的“家”的感觉。在第五餐厅洁净明亮的厨房里,厨师们正在准备师生的晚饭。他们都身穿洁白的工作服,头戴厨师帽,嘴上还戴着口罩,先择菜、洗菜,再切菜、烹制,动作娴熟,专心认真,青绿鲜艳的蔬菜在他们挥动着的锅铲下,翻腾跳跃,一股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这些菜肴,有拌,有炒,有煎,有熬,色、香、味、形俱佳,一看就让人馋涎欲滴。在这里记者又了解到,厨房共分8个功能间:粗加工间、面加工间、菜加工间、炒菜间、洗菜池、蒸车间、炸货间和干料间。每一个功能间都有一名责任人,分管质量安全,哪个环节一旦出现了问题,就直接找责任人,分工明确,责任清楚。
  厨房里一个透明的高柜子,里面还盛着一些做好的饭菜,引起记者的注意。餐厅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学校用来专门盛放饭菜样品的橱柜,每做好一样饭菜就事先留出一份,如果说有学生出现了问题,学校会立马对餐厅饭菜样品进行检测,哪种饭菜出了问题以及是谁做的,这些都能查出来。”
  开饭时间,记者走进学生餐厅,看到的是一尘不染的地面和整洁的饭桌,感受到学校餐厅的文化非常浓厚:墙上、柱子上都贴满了食品安全和营养平衡饮食等方面的宣传画。学生们自觉的排队打饭,吃完后都自觉地将餐具冲刷后放入餐具车,再由专人收集运进洗碗机操作间,层层精洗,又通过红外线高温消毒、烘干,然后存入保洁厨内待用。前来就餐的高二学生姜英琦告诉说:“我非常喜欢学校的食堂,这里的饭菜干净卫生可口,就像在家吃妈妈做的饭一样,而且饭菜价格也合理,一天三顿饭,10块钱就够了。”   
  据介绍,文山中学餐厅的经营一直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如:从2006年一袋面粉50多元,馒头就是3角钱一个,如今物价飞涨到一袋面粉80多元,馒头仍然3角钱一个。每个餐厅如果上个月有盈余的话,就要把这些盈余通过使用肉、油等的方式,投入到下个月的菜里去,始终维持着不营利的平衡。
用心经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文山中学共有7个餐厅,能同时容纳7000名师生就餐。学校生活服务中心主任朱美荣老师告诉记者:“7个餐厅实为一体,都由学校统一管理。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饭菜的品种很多,价格也不一样,但是学校规定,每个餐厅午、晚餐必须至少有两个3元以下的菜,以照顾到不同消费水平的学生们。” 
  凡是学生需要的,喜欢吃的,学校都尽量满足。过去校外小吃摊曾一度受到学生的青睐,一到开饭时间,不少学生就想方设法外出吃特色小吃,但是路边小吃的安全令人担忧。李志军校长发现这一问题之后果断决定餐厅自己制作小吃,有时候他亲自带领餐厅工作人员外出考察,拜师学艺。最终餐厅开设了面包、水饺、馄饨、豆浆、奶茶、烧烤、朝天锅、西餐等8个特色小吃,而且物美价廉,更主要的是吃的安全、放心,大受学生们的欢迎。这贴心的做法,让学生们不再牵挂着校外的小吃摊,不用想方设法的出去吃,保证了学生的饮食安全,无形中对学生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严把采购关,加强卫生安全管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此,文山中学加强监管,保证师生饮食安全。
  每天,餐厅工作人员上班都要经过晨检、换服装、消毒等程序后方能进入餐厅操作间;学校定期聘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专家给工作人员培训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聘请心理学专家给员工们进行职业道德、心里健康方面的培训,确保没有心理疾病的人进入餐厅,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提高饭菜质量,保证食品安全,关键是要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当各路专家们在“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产品对人体是否有害”这一问题上激烈交锋的时候,李志军校长看到了一篇《转基因产品的前世今生》的文章,他马上想到的是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天然的肯定是好的”李志军校长如是说。于是,学校经过多方考察和慎重考虑,最终选定了山东省高唐县蓝山集团沙土地牌非转基因大豆油。尽管成本比使用转基因大豆油每年要多支出十几万元,但作为一个肩负着近8000名祖国未来的学校来说,是非常值得的,毕竟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科长宫瑞鹏介绍说:“除了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以外,面粉是昌邑游龙面业直供,猪肉是昌邑肉联厂专供的白条猪,蔬菜都是当日选购的新鲜优质蔬菜,所有采购都严格实行索证索票制度,供货商的姓名、联系电话、照片等都贴在餐厅,阳光透明,师生和学生家长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查证。学校还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办法,到技术部门进行肉品和蔬菜的药残检测。”采取这些措施,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不安全食品进入餐厅,确保了师生用餐安全。多年来,文山中学正是有了这些过硬的举措,才在社会上打出了响当当的声誉,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2011年被昌邑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和教育局推荐为昌邑市第一个“学校四心食堂”(即学校尽心、学生舒心、家长安心、政府放心)示范单位。
住宿篇
细化管理,制度与温情并存

  要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不仅要吃的好,而且要住的舒心,这样才能保证休息好,学习好。
  文山中学一共有6栋宿舍楼,每栋楼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像是温馨居、雅馨居、芳心居等等,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男生宿舍1号楼”、“女生宿舍2号楼”的冠名。记者来到名为温馨居的女生宿舍楼,参观了学生们的宿舍:床铺都整整齐齐,被子叠得像豆腐块一样,宿舍的白瓷砖洁净发亮,墙角也是一尘不染,卫生工具放置整齐划一,窗户统一开口15—20厘米。这一切无不透露着李志军校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宿舍育人理念。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文山中学公寓管理员全部聘请的退休老教师,他们和孩子打了一辈子交道,深知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有着丰富的管理孩子的经验。他们在严格落实制度时,并不是靠冷冰冰的制度来约束管理学生,而是用和蔼的笑脸,温暖的话语,关注学生的一行一动,嘘寒问暖,让这些离家已久的孩子们感受到了爷爷奶奶般的呵护。公寓楼门口的黑板报上,每天出示天气预报,及时提醒孩子们增减衣物,让孩子们未雨绸缪,避免因天气变化影响身体健康。为方便学生饮水,学校投资100多万元为宿舍每层楼都安装了直饮水机;为了方便家长和孩子沟通,每个宿舍都安装了电话,让孩子和父母能够及时的联系。这一切都让家长和孩子们都感觉到学校的体贴。
  在与宿舍管理员何桂梅老师交谈中,她向记者说了这样一个事情:在她管理宿舍的时候,碰到了一位患有自闭症的高一女生,就是自己要请假,这位女生也不愿和老师说,就写张纸条,让同桌送给老师。何桂梅知道了这个女孩的情况后,就试着去跟她交流,一开始,这位女学生还很抵触,交流的次数多了,慢慢的也就打开了她的心结,愿意说话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现在这位女生快大学毕业了。在何桂梅的记忆中,碰到不少的问题孩子,她说:“我们每一个宿舍管理人员,都会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所有的学生,如果碰到一些情绪化严重的孩子,我们就会心平气和地与他们沟通,用爱去包容,让他们也能在学校里体会到亲情。在学校里,我们就是学生的亲人。”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啊!她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爱心,温暖着每一个学生。如今,这些孩子们都亲切的叫她“何妈妈”。这一声妈妈,不仅仅是一声感动,更是宿舍亲情管理的一个缩影,也是孩子安心学习的一个保障。
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为了教育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公寓经常举行“安全隐患我发现”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安全隐患的排查中来;在公寓走廊内定期举办安全知识手抄报,同时,学校还在借新生入学军训之机,在公寓内举行防火防震逃生演练,以提高学生面对灾难和险境时的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在演练中,每位宿舍管理员都必须要掌握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水枪的能力,更好的保障学生安全。
  如今,文山中学的宿舍管理已经成为一大特色,每年都吸引省内外数十家学校来参观学习。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徐岩涛说:“对于宿舍精细化的管理,刚入学的新生或许会不理解,家长也会感觉比较苛刻。但当孩子们走出文山中学的校门以后,他们就会体会到良好习惯带给他们的好处。我们现在努力在做的,就是为孩子的将来着想。”
  在采访中,记者还遇到几位来参观校园的学生家长,这天正是学校开放日,一位高一学生的家长高兴地对记者说:“学校的管理让我们感受到学校是在为孩子们着想,我们想到的,学校也已经想到,就像自己的家一样,所以孩子在这里上学,我一百个放心!” 
       本报特约记者 王玉宝 
       本报通讯员 朱象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