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6日,一名市民戴着口罩行走在城区街道上。本报记者 张驰 |
|

|
|
今起我市迎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将有助于驱散雾霾 过去的2013年,我市雾霾天气频发,给市民健康和出行带来了不利影响,新年伊始,雾霾天气依然在持续。1月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市气象台于5日下午5时55分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截至6日晚,该预警信号仍没解除。另据预测,7日至9日,我市将迎来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这会对驱散雾霾起到关键作用。 城区部分路段空气能见度五六百米 1月6日上午8时许,记者从省环保厅网站上的山东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发布平台上看到,我市三个点位环境空气能见度都比较低,其中商校点位此前1小时能见度均值为0.6千米,市仲裁委点位为0.5千米,市环保局点位为0.6千米。下午3时许,记者再次登录该平台,看到市仲裁委点位和市环保局点位此前1小时能见度均值为1.9千米,商校点位为3.6千米,总体环境空气能见度依然较低。 此外,当日下午3时许,记者还通过该平台查看了我市城区9个点位的AQI(空气质量指数)。其中位于奎文区的鑫汇集团点位此前24小时AQI为224,空气质量等级为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除此以外,寒亭区点位AQI为214,潍城经济开发区点位AQI为201,位于潍城区的商校点位AQI为198,位于坊子区的共达公司点位AQI为194,位于奎文区的市仲裁委点位AQI为179,位于潍城区的刘家园点位AQI为177,位于奎文区的市环保局点位AQI为168……这些点位空气质量等级均属于中度或重度污染。
市民多佩戴口罩以对抗持续雾霾天 持续的雾霾天气,让空气变得浑浊,很多市民选择佩戴口罩以对抗污染。6日,记者在城区街头看到,很多骑车或者步行的市民都佩戴着口罩。一名骑电动车的市民告诉记者,刚入冬她就买来了口罩,一方面天气转冷可以抵御冷风对面部的刺激,另一方面也可以阻隔室外大气的污染。 在潍坊中学门前,记者看到不少学生都佩戴着口罩,他们的口罩多是卡通款式,看上去新颖可爱。一名女生告诉记者,她感觉最近的空气质量比较差,很少看到晴天,有时早上上学的时候都能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经常会有一种呼吸困难的感觉。于是她从学校旁的一家超市里购买了一款口罩,不过口罩没有包装,也没有相关产品信息,她也不清楚这种口罩能否抵御雾霾。 据了解,相比市面上的很多防霾“神器”,N95口罩有更直观的价值。其中,“N”表示非油性颗粒,如煤尘、水泥尘、酸雾、油漆雾等。“95”是指在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95%。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防范雾霾来说,N95口罩基本够用,而且适合雾霾较严重地区,但能否佩戴该口罩还需因人而异。在多数情况下,轻度肺功能损伤并不影响N95口罩的佩戴,但患有某些疾病的人通常不适合佩戴,例如患有中度或重度肺脏疾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 驱散雾霾目前只能坐等冷空气来袭 去年11月份以来,我市雾霾天气增多,而采暖季的到来,更让驱散雾霾成了一大难题。每次雾霾天来袭,市民只能尽量减少室外活动,出门佩戴口罩等,而基本上每一场雾霾都是靠冷空气的到来才得到缓解。 对于这一让人无奈的办法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据市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气环境问题是中国进入工业化时代慢慢积累形成的,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环保部门除了监测发布、制止新的污染外,对存量污染只能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而且,这跟区域、气候也有着很强的关联,缓解雾霾靠冷空气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 面对雾霾天持续来袭,市民就只能坐等冷空气吗?根据市环保部门的通报,记者了解到,雾霾的成因一方面是气候原因,即气候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另一方面是大量污染物的排放源源不断。在外因即气候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大量污染物源源不断地排放这一内因就成了雾霾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应对雾霾,城市并非无所作为,多地环保部门也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等诸多努力,但受各方面条件限制,驱散雾霾可能更多的还是靠天。 近三天我市将迎雨雪和大风降温天 记者采访了解到,1月5日下午5时55分,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而截至6日晚,该预警信号仍没有解除。 6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7日至9日,全市范围将迎来小雨雪、明显大风和降温天气,降幅可达8℃左右。北部海区将会出现6-7级大风,阵风8级,内陆地区将会出现4-5级大风,阵风6级。据了解,此次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将有助于驱散雾霾。此次降温幅度较大,并且伴随着大风雨雪天气,体感温度较低,请大家注意及时增添衣物,防寒保暖。另外,由于前期我国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此次较强冷空气的活动将把气温拉回常年平均水平。 具体天气情况为:7日,内陆地区多云转阴有雨夹雪,伴有雾霾,北风3-4级,0℃至6℃。北部海区多云转阴有雨夹雪,北风6-7级,0℃至5℃。8日,内陆地区阴有小雪转多云,北风4-5级阵风6级,-4℃至-1℃;北部海区阴有小雪转多云,北风6-7级阵风8级,-3℃至0℃。9日,内陆地区多云转晴,北风3-4级,-7℃至0℃;北部海区多云转晴,北风5-6级,-6℃至0℃。 十七地市空气质量 进入全国排名行列 6日,记者从市环保部门获悉,从1月1日起,全国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的城市从74个上升至190个,我省新增了15个地级市和13个县级市,这些城市均可在环保部网站查询空气质量。继第一阶段的济南和青岛之后,我省其余15地市也加入到全国空气质量排名行列。 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继去年第一阶段74个城市实现了空气质量标准监测之后,从今年起,全国范围内发布空气质量实时信息、空气质量月报及参与空气质量排名的地级市从74个增加到161个,实现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三区”所有地级城市、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的全覆盖。此外新增了29个县级环保模范市可查询实时空气质量。此前我省仅有济南和青岛参与全国空气质量排行榜,如今全省17地市都进入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排名行列。 此外,寿光市与我省的荣成、文登、乳山、即墨、莱西、平度、胶南、胶州、莱州、招远、蓬莱、章丘作为县级环保模范市从1月1日起也能从环保部网站上查到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但不参与城市排名。 本报记者 吴琼
雾霾首次纳入 国家自然灾情 本报综合消息 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13年自然灾情,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 通报指出,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情况较2012年明显偏重,属于2000年以来中等偏重年份。全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8818.7万人次受灾,1851人死亡,433人失踪;87.5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31349.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808.4亿元。据通报介绍,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严重,雾霾天气多发、频发。除8月外,各月雾霾日数均较历史同期偏多,其中,1-3月、9-12月雾霾天气尤其严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