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诸城读本·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两保安飞身拦车救学生
2014年0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保安飞身拦车救学生
事发密州路学校门前,电动车加速器未回位而失控
  刘洪强和杜泳泉在执勤。



    近日,在密州路学校门前,一名送学生的老人所骑的电动三轮车由于加速器回位出现问题,车速过快刹不住车,撞倒一名骑车的行人后又即将撞向过马路的一群学生。幸亏密州路学校的保安刘洪强、杜泳泉及时出手,迅速拦车,避免了一场更大车祸的发生。

电动车失控
保安施援手

  2013年12月26日上午7时20分,正是学生开始陆续进入校园的时候。密州路学校的所有保安早已执勤上岗,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7时24分,正当交警带领学生穿过马路,即将到达校门口的时候,一辆电动三轮车飞一般地从南往北行驶过来,朝穿行的学生冲去。只听到“砰”的一声,一名刚送下孩子的家长被飞驰的电动三轮车撞倒在地,车轮从家长大腿上碾轧而过,电动三轮车继续朝路中央正在过马路的学生冲过去。
  眼看一场重大车祸就要发生,就在这万分紧急关头,正在执勤的学校保安刘洪强、杜泳泉迅速冲了上去。刘洪强死死地抓住电动车的后斗,杜泳泉则飞身扑向电动车车头,果断迅速地关掉电源开关。
  在电动车即将冲到马路中央伤及过路的学生、甚至有可能与迎面急速驶来的汽车相撞前,刘、杜两人合力控制住了电动车,避免了一场更大车祸的发生。
两名好保安
都军人出身

  事后经交警调查得知,当时骑电动车的是一名送学生上学的60多岁的老人,由于该电动车加速器回位出现问题,以致车速过快,出现了学校门前的惊险一幕。
  险情出现时,刘洪强和杜泳泉二人及时出手,老人和车上的孩子才平安无事。“刘洪强和杜泳泉都是军人出身,他们在部队的大熔炉里不仅练就了过硬的军人素质,而且始终牢记职责担当、使命意识。”密州路学校副校长徐俭堂告诉记者,两人自2010年到密州路学校从事保安工作以来,不管酷暑寒天,都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为学校编织了一道牢固的安全网。
  “平时老刘和小杜就喜欢‘蒙着’做事,做人特别的低调,做了好事从不张扬。”刘洪强的同事告诉记者,对拦车一事,他们甚至没向家人提起。
骑电动车时
速度别太快

  据了解,此次电动车出现险情的原因,除了加速器回位出现问题外,速度过快也是差点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设计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整车的重量不得大于40公斤。
  1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场街的电动车一条街。“买什么样的车呀?”一家店铺的老板招呼道。当记者问是否有限速20公里/小时的电动车时,老板笑了:“这里的电动自行车一般时速都是40公里/小时左右,只有插上限速线才能让时速降到20公里/小时。”
  当天,一名执勤交警向记者表示,依据标准,电动车“时速不能超过20公里/小时”是经过相关安全检测认定的。曾有相关部门进行过类似测试,一辆重40公斤的电动车,加上骑行人体重量为110公斤,这辆电动车以20公里/小时的时速行进时,撞击到物体上,经过测算会产生605公斤的撞击力。“快”不一定是好事,骑行者一定要警惕。
  文/图 本报记者 吕凯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