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潍坊新闻·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瞅瞅76年前,鬼子侵潍啥嘴脸
2014年0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瞅瞅76年前,鬼子侵潍啥嘴脸
  《支那事变画报》第十七期的封面及第十八期的部分照片。
  在高密附近难行的日本部队。
  画报中关于“潍县占领”的文字。
  唐朝向记者展示画报里的照片。
  第十八期画报的封面。



市民唐朝收藏两本旧画报,由侵华日军随军记者拍摄
  1938年1月10日,伴随着凛冽的寒风,日寇铁蹄踏入潍县城。益都(现在的青州)、寿光、昌乐、高密相继陷落。76年后,两本由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画报,再次呈现了那段历史,成为我们铭记历史的见证。1月9日,市民唐朝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这两本珍贵画报——《支那事变画报》第十七期、第十八期,画报中文图并茂地记录了日本侵略潍县等地的历史。
还原日军侵潍史
  9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奎文区齐鲁文化古玩城四楼见到了该古玩城的运营总监唐朝,他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两本《支那事变画报》。
  记者看到,第十七期《支那事变画报》的封面是一名日本军人正在用望远镜看远方,封面的底部标注着“二月一日发行”;在封面的右侧写着“大阪每日 东京日日特派员摄影”;右上侧则写着“昭和十三年二月一日发行(每月三回1日、11日、21日发行)第二年第四号”。“昭和十三年就是1938年。”唐朝向记者介绍。
  记者翻看发现,这期《支那事变画报》一共31页,第二页上写的是“北支方面占据(第十七期)”,上面记录了“京汉战线”、“山东战线”、“潍县占领”、“济宁占领”、“后来的济南”、“芝罘劲爆”、“日本的海军陆战队上路青岛”等内容,基本都是当时日军在山东的战况。另外,该画报中还用文、图详细地介绍了日本军队进入青岛、占据青岛的战况。
  记者翻看第十八期《支那事变画报》,在第六页和第七页上有六幅照片记录了“潍县占据”。左上角的第一张图是“乘马的骑兵队暂时休息喝雪水”,左上角的第二张图是“在潍县附近行军的日本00部队”,这张图的下方是一张“日本汽车队行驶至潍县附近的一处土坡”。左下角是“跨越结冰的白浪河的中国苦力”,右上角是当时的“潍县县衙”,右下角是“在高密附近难行的日本部队”。
  当翻到第八页时,唐朝指着一张标注为“青岛栈桥”的图片说,应该是潍县朝阳桥。“这座钟楼是老潍县的标志,朝阳桥的位置应该是现在的亚星桥西头,应该是站在潍县白浪河东岸的城墙上向西拍摄的,当时的城墙上插了不少日本国旗。”唐朝解释说。
◎来历
朋友从日本 高价买回来
  据了解,《支那事变画报》是“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出版的一种画报,只在日本国内发行,一共出了101期。
  说起这两本画报的来历,唐朝告诉记者:“这两本画报当时只在日本发行。2010年时,一位朋友去日本旅游,在一家旧书店里发现了这两本画报。朋友知道我喜欢收藏这些老资料,于是高价买了过来。”朋友将画报带回来后,唐朝又从朋友手中买了过来。
  “当时日本出版这本画报,有点宣传自己战绩的意思。”唐朝说,两本画报均由日本随军记者拍摄,图文并茂地记录了日本侵略潍县等地的历史。
  唐朝说,他的父母都是老八路,也都参加过潍县战役,受父母的影响,他对军事资料情有独钟。“我收藏了不少与抗战有关的资料及军事藏品,想建个红色文化展览馆。”唐朝说,他还想让这些老资料走进校园,让广大中小学生多了解历史。  本报记者 刘燕(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刘辉拍摄或翻拍)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