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Q06版:青州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图片101
视频联网报警中心启用了
全方位出击,打造美丽宜居新青州
2014年0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方位出击,打造美丽宜居新青州



2013年青州市住建局不断完善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13年以来,青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紧紧围绕市委“11153”工作部署,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完善功能、提升形象”的要求,坚持“务实、高效、精细、一流”的工作标准,以转调创为动力,坚持建管并重,不断完善措施,努力打造宜居宜业文明新青州。

突出基础设施建管
提升城市载体功能

  抓好市政工程建管精细化。按照市委市政府“少开工、扫好尾”的要求,抓“早”字、争主动,年初即组成技术组,对基础设施状况进行踏勘、调研,精心拟定提升改造工作计划。施工过程中在“严、细、实”上狠下功夫,对市政工程、配套工程、绿道建设等,严把招标、施工、监理等环节,落实包靠责任制,抓协调、促进度。注重从细节抓起,确保把每项工程都建成精品、建成亮点。
  同时,狠抓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坚持文明施工,工程竣工一律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2013年15条道路(桥梁)建设改造高标准完成,完成新建改造道路30余公里,改造提升道路面40余万平方米,新建绿道12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完好率和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深化。配强市政养护力量,落实定人员、定区域、定路段的“三定”责任制,督导养护单位拟定整改维修计划,加大督查力度,建立台账,确保整改取得实效。2013年先后完成尧王山路、旗城路、驼山路等道路洗刨整修路面2.8万平方米,调整路牙石9640米,修换人行道板9420平方米;修换落水窗498套,维修路灯19800余盏/次,并对重要泄水口及下水道进行清理维修和清淤,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认真落实《青州市地下井盖管理办法》,加大管线井盖的管理力度。组织对全市架空管线进行摸底,617处架空管线建立了台账。先后两次对城区桥梁进行监测,确保桥梁常年安全使用。
加强公用事业监管
提升为民服务质量

  强化燃气行业监管。聘请专家编制《青州市城市燃气发展规划》;组织开展燃气企业燃气经营许可证申报,22家燃气经营企业通过初审;扎实开展燃气安全拉网式检查活动,会同质监局、执法局等部门对全市277家餐饮场所进行了两次大检查,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200余份,并定期开展“回头看”督促整改,确保了燃气行业安全平稳运行。
  强化集中供热监管。加快热源点建设,益能热电新上130吨锅炉、鑫泉热力公司新上80吨锅炉已投入使用。海化、益能、泰丰供热配套设施及管网改造全面完成,城市集中供热范围进一步扩张。抓好《青州市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规划》和《青州市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编制工作,2013年均已通过专家评审。同时,督导供热企业建立应急队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供暖管线的巡查和群众反映供暖问题的处理,保证了城市供暖效果良好。
  强化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管理。根据省、潍坊市“城市供水规范化管理达标年活动”的要求,积极开展规范化创建活动,加强水质监测,确保供水水质达标,我局被潍坊评为城市供水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加快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800余万元的三水厂及配套建设,目前已基本具备供水条件;完成对一水厂泵房及城市供水管网的维修改造;完成花都大道、文化产业园等供水工程,新铺管线41千米,提升了城市集中供水能力。同时,加强污水处理监管,根据省、市“绩效考评”的要求,对美陵、弥河、清源三个污水处理厂开展了绩效考核初审,城市污水处理排放达到一级A标准。
抓行业动态管理
推动建筑业发展

  强化建筑行业规范管理。先后制定出台《青州市建设市场市场信用评定管理规定》、《青州市工程建设领域清理拖欠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
  组织了8次建筑工地拉网式大检查,检查工程项目1024个,建筑面积640万平方米,下达各类执法文书732份,对32个工程项目做出了停工处罚,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规范了建筑业各责任主体的从业行为。2013年,全行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8亿元,在建建筑面积843万平方米。
  狠抓建筑安全文明施工。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消除监管盲区。加大对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整治力度,深化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建立台帐,重点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对建筑工地施工垃圾乱堆、乱放,施工现场扬尘、废水及噪声问题,扎实开展综合整治,确保了施工现场规范有序。
  加快“三八六”环保行动,打造宜居生态青州。强化施工、拆除现场扬尘治理,加强联合执法,严查影响城市扬尘防控的违法违规划行为,全力防控城市扬尘污染,改善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发挥好牵头作用,扎实推进四家供热企业新上脱硫设备设施,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同时积极推进燃气基础设施建设、燃煤锅炉煤改气、汽车油改气等工作,加快建设CNG、LNG站,努力争取气源保障,为推进“煤改气”进程奠定基础;切实加快城市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推进开发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高柳污水处理厂和各镇16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推动污水直排治理,为打造宜居宜业文明新青州奠定了基础。
  本报记者 王慧 本报通讯员兴泉 唐霞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