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王乐佛站在其画作《西方三圣》前给记者介绍。 |
|

|
|
青州画家王乐佛自学成才,不懈探索希望创出自己画风 青州龙兴寺佛像闻名世界,而在青州,有一位王姓画家痴迷于画佛像十余年,他在佛画创作上不断求索,甚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乐佛。1月7日,记者来到青州市望寿路君怡都书画古玩城王乐佛的画室对他进行了采访。 自幼喜爱临摹 痴迷画佛十年 今年40岁的王乐佛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美术联谊会理事,青州美术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山东泉城画院青州创作室主任。 “佛画中的人物主要是佛、观音、菩萨、罗汉,中国的传统人物画中佛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月7日,记者来到王乐佛的画室时,他笑着说。记者看到,墙壁上挂满了他的佛画作品。他的笔下,佛像面貌或庄严宁静,或慈悲安详;人物衣纹或纤秀流畅,或转折挺健,笔法精谨,别具一格。 王乐佛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喜欢画画,小时候经常看到这一类的画,虽然那时候不懂这就是佛画,但是觉得非常喜欢,时常临摹。久而久之,经常有左邻右舍来找他帮忙画一幅菩萨像供奉在家中。 慢慢地他的画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他也坚定了要画佛像,创出自己风格的想法。“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出现最早,而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过程中,佛画起了很大作用。我们俗称的佛画作为人物画的一种,被称为‘道释画’,而现在专门研究这类画的人不多,目前青州甚至全国画佛的人很少。” 王乐佛说,他决定专门以此为主题,将这一画种振兴起来。于是十年前,他开始潜心研究佛画,甚至将名字由王专庆改为了王乐佛。 探索佛画不停步 要开创自己画风 “佛画是慈悲吉祥的象征,传达人们求平安喜乐的美好愿望。画佛很难,人物画追求变形,画佛变形则不美。”王乐佛认为,画佛首先心中要有一片净土。“佛画体现出一个人的信仰,更体现出人的情感,一种真诚地永怀善念执着善行的情感。”王乐佛说,他觉得画佛首先要让人产生恭敬心,感到内心宁静,体会到艺术和佛教的教义和情感,这样就是一幅成功的佛画。 王乐佛说画佛像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影响,画佛之后自己心胸变得豁达,平时也很少会为一些俗事而烦恼。 他最得意的一幅画是刚完成不久的《西方三圣》。画作长约1.8米。画面上佛像眉目轻垂,透露出慈悲和恬淡。画面很满但是没有很拥塞的感觉,背景莲叶翩翩,人物不动,莲和荷叶在飞舞。“中间是阿弥陀佛,两侧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王乐佛介绍,这幅画他画得很慢,整整画了一年的时间,期间不断地揣摩、调整、修改。在技法上运用了一种淡淡的光晕来衬托佛的神圣。 提起自己10年画佛的成就,王乐佛非常谦虚。“我虽然画了10年佛像,但是我认为自己还是在探索阶段。”他说,他准备明年去进修,学习岩彩画。王乐佛解释说,龙兴寺窖藏佛像的出土让他非常激动。“这么多年了仍保存这么好,线条、色彩用得出神入化。我想将自己的绘画与龙兴寺佛像联系起来,创出自己的画风。”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晓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