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寒亭手工艺人正在整理刚刚扎制好的花灯。 本报记者 张驰 |
|
|
|
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于一体的花灯远销全国各地 临近春节,花灯制作行业也开始忙碌起来。寒亭区不仅是远近闻名的风筝年画之乡,这里的手工艺人还将传统的风筝年画艺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新制作出各种集声、光、电为一体的独特花灯,产品远销全国各地。1月15日,记者来到潍坊天成鲁奇花灯厂了解到,该厂今年的订单量比去年翻了一番,90%以上的订单来自外地。 制好花灯准备发货 1月15日,记者来到寒亭区渤海路上的潍坊天成鲁奇花灯厂看到,不少外地车辆排着队正在装载刚刚制作好的花灯。 “从2010年开始,我们企业便开始在这定制花灯,这里的花灯质量和做工都十分不错,特别是风筝年画艺术与花灯相结合的形式十分受欢迎。”河北客商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们这次一共定制了10多组花灯。 记者在该厂的制作大院内看到,偌大的院子内有不少工人正在加紧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厂内按绘画、裱糊、扎制、组装、质检等工序分成了几个区域,焊工、电工、糊工更是分工明确,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车间内摆放了不少制作好的花灯,正准备向各地发货。 花灯扎制工序复杂 在该厂制作大院内,焊工张志强正拿着一张名为“龙马精神”的花灯图纸,一边看图纸一边焊接框架。张志强告诉记者,这道工序就是根据设计图纸焊接出相应造型的框架,尺寸大小、宽高比例都要均匀,最重要的是要造型逼真。“现在焊接的‘龙马精神’花灯,算是一项大工程,七八个焊工加班加点地做,要十天才能完成。”张志强说。 在另一边,电工杨庆富正在为一个花灯框架进行灯光布置。杨庆富告诉记者,造型简单的花灯灯光布置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复杂点的至少得用一天的时间。“灯光布置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电线合理分布,注意用电安全,不能有半点马虎。”杨庆富说。 糊工孙宗娟把布置完灯光的花灯框架放平,准备为花灯做最后的裱糊工作。“裱糊最复杂的是龙型、马型花灯,其中的龙头部分就需要两个人花费一天半的时间。”孙宗娟说。 已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潍坊天成鲁奇花灯厂厂长王永训告诉记者,花灯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他们从2012年开始通过网络销售花灯,并且订单越来越多,几乎占到了总订单量的90%,这些订单都来自外地。 王永训表示,随着外地订单的增加,他们专门安排技术工人到外地进行技术指导,帮忙组装。“为了缓解活多缺人的局面,公司从夏天就开始接单。现在我们已经不敢再接单了,按时按量把手头这些忙完就不错了。”王永训说。 花灯又叫灯彩。潍坊灯彩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融合了多种艺术门类、制作材料和工艺技术,汲取了扎制、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纸扎、雕塑等艺术之长,与风筝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1月15日下午,记者从寒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了解到,寒亭区的灯彩扎制技艺在去年年底向潍坊市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目前正在审核中。 本报记者 王路欣 实习生陈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