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都市生活·导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年的味道

第03版
年的味道
 
标题导航
夏志清:世界上最懂张爱玲的人
书剑恩仇录
十动然拒《私人订制》
2014年0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志清:世界上最懂张爱玲的人
  夏志清



  ■美国时间2013年12月29日,92岁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在纽约去世,葬礼将于2014年1月19日举行。在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学者中,很少有人能与他的影响力相比。在他之前,确切地说是在他的著作被引进之前,我们熟知的中国现代文学还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的天下。在官方所撰文学史的推广下,塑造着大多数国人的文学观。 
  ■但是,夏志清告诉我们,鲁迅没那么伟大,张爱玲才是最伟大的小说家。还有沈从文和钱钟书,也很伟大。彼时,上世纪80年代初,沈从文在默默研究中国服饰史,钱钟书研究比较文学,张爱玲则孤独地住在美国的公寓里。他们都还活着,作为作家,人生最亮之处,却不为人所知。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改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要感谢改革开放,让夏志清的著作能够为人所知。如果没有夏志清,他们是否也会最终被人发现?答案可能是肯定的,但毕竟只能猜测。在我们对夏志清表达哀思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表达的,还是感谢。

  毫无疑问,夏志清最喜欢的作家是张爱玲。“中国自古以来最好的中篇小说是《金锁记》”“对于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张爱玲所占的篇幅是鲁迅的两倍,而在中国内地各种权威的文学史和小说史中,鲁迅所占的篇幅是张爱玲的很多倍。
  夏志清能发现张爱玲,根本的原因在于张爱玲独特的命运。张爱玲本来就和左翼文学不沾边,1949年后,和沈从文、钱钟书不同,张爱玲先是到香港,后又到美国,孤独终老。1980年代的内地文学研究者,和张爱玲已经隔了30年以上,错过,在所难免。
  尽管对张爱玲欣赏备至,两人也保持了多年的友谊,但不知为何张爱玲对夏志清总保持一份距离感。夏曾在采访中谈到张爱玲的晚年:“孤僻了,人变了,不开心……我们是见过面的。我请她吃饭,她不来。外国确实陌生的,她其实可以找一份稍微清闲一点的工作,做设计师她也可以的。她没什么朋友,她只感激胡适,别的人她不提的。我这样的朋友,她都不大提的。”  其实张爱玲心里深深感激夏志清。2013年,夏志清著《张爱玲给我的信件》由台湾联合文学出版,共刊出103封张爱玲的信件、卡片。张爱玲在1967年5月14日写给夏的信中说:“千万不要买笔给我,你已经给了我这么多,我对不知己的朋友总是千恩万谢,对你就不提了,因为你知道我多么感激。”
  李安拍《色·戒》时,去找夏志清的学生王德威把关,王德威就带他去找夏志清。夏看得津津有味,没说有什么不妥,对李安也是很大的鼓励。
本报综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