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都市生活·家有儿女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年的味道

第03版
年的味道
 
标题导航
在寒假里继续成长
2014年0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寒假里继续成长



  孩子们盼望已久的寒假终于到来了,这让孩子们欢呼雀跃,但家长们却多少还有些小焦虑。安排好孩子的寒假生活,指导孩子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充实、愉快而有意义的寒假,是家长们共同的心愿。另外,寒假里还有一个春节,更会使孩子滋生出一些假期小毛病,不如现在就防患于未然。
度假形式多种多样
  每年寒假,我们都会看到满怀期望的父母,带着极不情愿的孩子奔走于各个补习班或特长班之间,家长着急上火,孩子苦不堪言。也有一些家长没时间管孩子,于是就让他们彻底放松,一个假期下来,发现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丢了不少;还有的家长心疼孩子平常学习辛苦,一放假就带着孩子四处游玩,快开学了孩子却连假期作业都没做……其实,要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方式有很多种。
  寒假是大量阅读获取知识的好时机,要让孩子在家要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进行读书、学习。在温习完功课之后,尽可能地看一些有意义的、知识性的电视、图书,增长自己的课外知识,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中高年级的同学要写出高质量的读、观后感。尽量的少玩或不玩电脑游戏。
  假期,家长可以让孩子有计划地开展环境保洁、助残帮困活动。比如,为军烈属、困难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件实事,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放假在家,也可以让孩子在家庭中当一天家,或者为父母做一件好事。通过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活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苦,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另外,孩子们在春节前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活动小组,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可以进行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小课题研究等,比如地方过年风俗、社会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上涨、虞河的变化等课题。
      本报记者 王叶妮
假期小毛病应防微杜渐
  睡懒觉
  对策: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宽松一些,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寒假没有规矩。比如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不是任由他睡。
迷电视
  对策:看电视太多会影响视力等道理不妨跟孩子讲讲,相比简单粗暴地“我不许你看电视”而言,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决定要做什么、该做什么,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屁股后面大喊大叫。
“宅”在家
  对策: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父母还可以鼓励他跟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玩的时候让他尽兴,不要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不学习
  对策:事先跟孩子商议好大家都能认可的日程表,并要求孩子把每天的活动内容记录下来,孩子就能看到自己玩了多久、学习了多久。
失礼貌
  对策:遇到人多热闹的场合,小孩子变得兴奋起来是常有的事,父母只需要用平静的口吻简单地告诉他“要讲礼貌”、“不要打扰到别人”等。一定不要在人多的场合过分训斥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物质欲
  对策:要告诉孩子,应该向每一位给他压岁钱的长辈表示感谢,不要让他觉得这是自己“理应”得的。至于讨要东西这个小毛病,父母最好不要用“买东西”这种方式来对孩子好,多花点时间陪他玩玩,给予他心理上的满足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据《成都商报》
童言 稚语
  关心姥姥
  早上妈妈和奕奕一起送姥姥上老年大学,奕奕问:“姥姥,你们学校有没有别的姥姥推你啊?”晚上接回姥姥后继续关心:“姥姥你有朋友吗?要是别的姥姥打你,你就告诉老师哈!”
瓜子人
  妈妈每天早晨叫安卓起床,都是摸摸她的脸说:“大胖脸起床了!”安卓就扭扭捏捏不起来,再催,就说:“我是瓜子脸!”那好吧,妈妈开始揭被子:“剥瓜子喽!”安卓开心了:“剥开这个大瓜子,出来一个瓜子人(仁)!”
学用语
  朵朵从电视上学了一句话:“是,老大!”颇能应付日常生活之用。如爸爸叫她端杯茶,她说:“是,老爸!”妈妈要手巾,她说:“是,老妈。”一次,外婆来看她,带了大包小包的礼物,叫朵朵帮忙来拿。她想也不想,答道:“是,老……”后感觉不对,马上停住了。
做饭
  “妈妈病了吗?”大鹏问道。妈妈点了点头:“今天不能给你做饭了。”“不要紧,”大鹏安慰说,“我会把你背到炉子那儿去。”
等一个星期
  父亲给小丽买了双皮鞋,一个星期之后爸爸问女儿:“新鞋买了,怎么不见你穿呀?”小丽回答:“明天就可以穿了。卖鞋的阿姨说,‘头一个星期新鞋子都有些夹脚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