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回到所里了。 已经很长时间没回来了,导师也挺高兴,建议我住在所里,给我预订了所里的专家客房。专家客房在所里新建的科研大楼内,房间内干净整洁。冬日正午的阳光倾泻入窗,多了几分温暖和清新,我不禁倚在窗前,沐浴在暖暖的阳光里,向楼下张望…… 哦,眼前的一幕让我心中一紧。 楼下的东南方有一片废墟,那不是当年所里的动物房吗?数年前,那里是一排排在绿树掩映下的平房,听老师说里面养着实验用的动物,大白鼠、兔子、狗,还有猴子呢,那时知道了“实验伦理”这一概念,知道了我们应该尊重和感谢这些动物们,因为它们也为心理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可是,现在动物房也拆了,看样子又要在此建高楼。也难怪,中科院心理所地处北四环,北边紧挨着奥运村、奥林匹克公园。自打2008年奥运会之后,这里成为黄金地段,房价“噌噌”地往上涨,听说已经好几万一平方米了。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怎能留着动物房? “喳喳喳……”,耳畔传来一阵阵喜鹊的叫声,我循着声音望去。哦,在楼下的东南方,有一小片草地,草地上孤独地站着一棵大树,树下有几只喜鹊,只是那片草地太小了,喜鹊只能树上树下地来回蹦跳着玩儿。 我的心不由得一沉,不由得长叹,思绪不禁回到几年前…… 2006年,当我来到心理所读书时,不仅仰慕这国内最权威的心理学学术殿堂,更被所里优美静怡的环境深深吸引了。那时,从心理所大门进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枝的繁茂似乎都遮掩了心理所那栋五层大楼,有四季常青的松柏,有高耸入云的白杨,还有柔情似水的杨柳…… 课间时,我们常常到树林里走走,数数白杨的“眼睛”,摸摸杨柳的枝条,闻闻松柏的清香;夏日里,我们常常在树林里的小石桌吃饭,三三两两地聚着,边吃边聊,又热闹又凉爽;冬日里,恰逢大雪后,我们像孩子一样在树林里打雪仗,兴奋地在白雪掩映的松柏前照相,爽朗的笑声震得树上的雪花纷纷扬扬。 楼前有一片近乎足球场大的草地。芳草萋萋,间或有三两朵无名的小花。草地厚厚的,软软的,像是铺了一张巨大的绿绒毯,让人时常萌生在上面打滚儿的冲动。 绿绿的草地上,蜿蜒着几条石子儿铺就的小路。清晨,我最爱轻轻漫步在小路上,任由那一个个凸起的小石子儿咯得脚底痒痒的;故意不时地用脚撩拨路边沾满露水的小草,任由那一滴滴清凉的露珠滴落在脚背上凉凉的。 傍晚,我习惯在所里的图书馆看书。图书馆就在一楼,每当看书累了,不禁透过窗放眼向草地上望。夕阳西下,落日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映照在草地上,仿佛给嫩绿的小草们披上了一层桔黄色的薄纱。那草地,就像是一位清纯、羞涩的少女,撩拨着朦胧的薄纱半遮半掩,那个迷人哟。若恰逢师傅们刚刚修剪过草地,那一阵阵嫩草的清香扑鼻而来,使人不禁贪婪地嗅啊嗅,那个陶醉哟。 草地的东边紧邻着一片密密的白杨林,繁茂的枝叶间坐落着一个又一个喜鹊的家,一群群喜鹊一会儿在枝叶间蹦蹦跳跳,一会儿你追我赶“喳喳喳”地飞到草地上,追逐着,嬉戏着,那个可爱哟;不远处的草地上,偶尔坐着一对情侣,披着柔柔的余晖,嗅着淡淡的草香,伴着喜鹊们“喳喳喳”的欢唱,沉醉于卿卿我我,那个浪漫哟……这,成为我心中一幅美丽的图画,一直珍藏。 “喳喳喳”,一阵儿喜鹊的叫声把我从回忆中唤回。 我怅然所失。 昔日那茂盛的树林已经没了,那一大片草地上赫然耸立着两栋十几层的科研楼,一个是心理研究所,另一个是青藏高原研究所。高楼里,有一间间设备精良的实验室,进行着一项项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科学研究,住着一个个声名显赫的科学家…… 可是,喜鹊的家又在哪儿? 一定要这样吗? 李秀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