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逼儿子离婚 用上跳楼戏码 本报讯 2104年1月14日,市民王龙到法院起诉离婚,原因是妻子黄娜生了女孩引起母亲不满,母亲以跳楼相逼让他与妻子离婚。 据了解,2011年3月,诸城市密州街道王龙和黄娜经他人介绍相识相爱,最终走进婚姻殿堂。结婚后不久,黄娜怀孕了,一家人都非常期待。2012年5月,黄娜在医院生下了女儿小豆豆,没想到女儿的到来让她的婚姻陷入了瓶颈。婆婆非常想要个孙子,对刚出生的可爱孙女竟然不闻不问。 王龙和黄娜都是独生子女,按照新规定,两人可以生二胎。但是王龙的母亲却说她找人算了,就算是再生二胎也会是女孩,执意让王龙跟黄娜离婚。面对婆婆的无理取闹,黄娜非常伤心,也很无奈,自己的丈夫和公公都听婆婆一个人的。小豆豆五个月大的时候,王龙和黄娜分居了,但是俩人并没有离婚。 王龙和黄娜分居一年多以后,黄娜的婆婆竟然以死相逼要求他们离婚。她打开家中的窗子告诉儿子,如果不和黄娜离婚她就要跳下去。王龙家住在13楼,如果母亲跳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王龙只好同意了。 (记者 隋炜凤 通讯员 周显江) 春节临近,网上预订机票、火车票等成为回家心切的旅客最关心的问题。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在网络上发布虚假的机票打折信息或紧俏火车票信息,实施诈骗,更有“刘学伟丢钱包”之类真假难辨的信息混淆市民。因此,民警提醒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捂紧荷包,谨防中招。
市民 网购特价票被骗 1月14日,市民小王开始在网上查找回家的火车票,看到有人发布出售“特价火车票”的信息。于是,他把发布信息的网友加为QQ好友。在网聊中,对方向小王提供了一个网站的链接,要求他注册后付款。 此后,小王充值400多元到网站账户用于购票,却始终购买不成功。小王随即再次联系卖家,对方又给了一个QQ号,称是“售票主管”,可以直接和他联系。在随后的网聊中,该“售票主管”称,因火车票卖家的网站账户是新注册的,所以要再充值2000元到指定账号,“经过认证后”才可直接购票。小王有点怀疑,但还是照着对方的意思做了,但是小王在回到购票网站购票时,网站已经登录不进去了,连续输入了三次他注册的密码,都显示密码错误,最后小王的网站账号也被冻结了,无法购买车票。至此,小王恍然大悟,自己被骗了。 现象 网络诈骗花样多 据了解,2013年,我国网民在网上遭受的损失近1500亿元,其中以网络诱骗为主要侵害方式。由于手机木马、诈骗短信等泛滥成灾,手机端用户面临的网络风险已经超出了电脑端。 诸城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臧栋告诉记者,网络诈骗的形式层出不穷,“根据我接收到的网上被骗的案例警情来说,至少有十几种,在此,我说几种常见的诈骗形式。” “购物诈骗在各类网络诈骗的案例中名列榜首,这跟网上交易的模式有关。”臧栋表示,打着网上兼职的名号诈骗也是常见的一种诈骗方式。高价打字员、代购游戏币、网上刷人气、高薪聘请翻译等各种形式的招聘兼职的形式让想在网上找兼职的人上心,但这里面的骗局也不少。 “大奖诈骗更是离谱,不管是网络还是手机,如果有人通过E-mail或是QQ告诉你,你中奖了,那么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往往都是不可信的。”臧栋说,但是最后都会通过让你先交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义汇款。“除此之外,还有情感诈骗、加油诈骗、传销诈骗、邮购诈骗、广告诈骗等等诈骗形式。”臧栋告诉记者。 民警 要克服贪财心理 “种种诈骗手段都是骗子在玩心理战,市民首先要克服‘天上掉馅饼’的贪财心理,不管是中奖还是兼职工作,没有不付出就会有收获的事情。”民警臧栋说,比如说中奖骗局,如果是正规机构组织的抽奖活动,决不会让中奖者“先交钱,后领奖”。 臧栋提醒市民,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牢记“三不一要”的防骗手段。首先是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其次是不透露,不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最后是不转账,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此外,市民在上网办理业务的时候,要注意识别钓鱼网站。臧栋告诉记者,其实辨别钓鱼网站的最佳方法就是对比它的域名是不是官方域名。“有时候,有网民看到一个链接是‘绿色打钩’的安全链接就会掉以轻心,实际上这是不法分子通过手段对其钓鱼网站进行的掩饰,最终将会跳转到钓鱼网站。”臧栋说。 本报记者 隋炜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