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光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生产“毒豆芽”案,抓获涉案人员37名 为了销量,李某等37名商贩在泡制豆芽时,添加苄基腺嘌呤和氯苯氧乙酸钠两种国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生产“毒豆芽”对外销售,涉案价值达500余万元。寿光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经过侦查,将李某等人全部抓获。1月18日,记者了解到,公安机关已将该案移诉至寿光市人民检察院。据警方介绍,食用添加这两种违禁成分的食品,会在人体内产生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致癌。儿童长期食用会性早熟,妇女长期食用会发生生理变化,老年人则会骨质疏松。 抽样送检 部分样品含大量违禁品 2013年1月1日,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 寿光素有“蔬菜之乡”的美誉,食品安全更是引起了寿光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视,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2013年8月份,寿光市公安局治安大队联合寿光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在寿光多个农贸市场开展了集中抽检行动,但凡农贸市场上有出售豆芽的摊位,均购买1千克左右豆芽,送往目前山东省最先进的检验机构,位于青岛的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做详细鉴定。 “通过对第一份豆芽样品的鉴定,发现每千克豆芽中含有苄基腺嘌呤8017毫克。”寿光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刘晓庆说,他们共送检了35份样品,花费数十万元鉴定费,结果显示部分样品中含有大量的苄基腺嘌呤和氯苯氧乙酸钠成分。 “按照相关规定,生产和销售人员在食品中如果添加苄基腺嘌呤等33种产品,将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刘晓庆说,鉴定结果出来后,寿光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立刻开始了立案侦查工作。 “要想彻底杜绝此类有害食品,就要从源头上治理。首先要搞清楚商贩的豆子和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苄基腺嘌呤、氯苯氧乙酸钠是哪里来的。通过我们的暗中调查和走访发现,这些问题豆芽都是商贩自己加工生产的。但对于豆子的来源,商贩们避而不答。”刘晓庆说。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警方及时更换调查方案,兵分多路,围绕销售问题豆芽的商贩展开了暗中调查工作。 “我们调查发现,寿光市内的农贸市场和大集上,共有10多家销售问题豆芽的,但送货却是同一辆车,送货员至少有10多名。”刘晓庆说,送货车是辆双排货车,警方对该货车的行车轨迹进行了调查,发现该车多次在寿光、临朐、青州、潍城、奎文、昌乐、淄博、滨州等多地出现。 立案侦查 兵分多路确定嫌疑车辆 跟踪货车 摸清所有涉案作坊的位置 “通过对双排货车的秘密布控,我们发现了寿光城郊的一处小作坊。”刘晓庆说,经警方摸排了解到,这处小作坊的主人是32岁的李某。李某靠贩卖豆子为生,而苄基腺嘌呤和氯苯氧乙酸钠则是李某半卖半送给生产豆芽的商贩。 “由于李某祖辈都是卖豆子的,所以与潍坊周边城市生产豆芽的商贩都有往来。苄基腺嘌呤和氯苯氧乙酸钠是李某从东北进购的。”刘晓庆说,源头确定后,警方立即着手对李某的下线展开调查。通过十几天的秘密跟踪,警方逐步摸排到了所有涉案作坊的具体位置,以李某为首的整个犯罪网络逐步被警方查清。 刘晓庆说:“这些商贩生产问题豆芽有两种方式,一是土生,二是水生。调查发现,无论哪种种植方式,都添加了苄基腺嘌呤和氯苯氧乙酸钠两种违禁成分。”在了解了所有涉案人员的资料后,由寿光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刑警大队、情报大队等多部门抽调150余名警力成立了联合专案组,展开了集中收网工作。 涉案人员 不让孩子吃自己家的豆芽 2013年8月底,专案组展开了集中抓捕行动。进入李某在寿光城郊的小作坊后,民警发现此处是一个四合院,西屋内有10余个水缸,水缸内装有豆芽成品和半成品,水缸旁边放有数十支苄基腺嘌呤和氯苯氧乙酸钠的包装。 警方此次行动有37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案价值达500余万元。 “李某不清楚国家的相关公告,只知道食用添加这两种违禁物品的食物对身体不好,但不知危害有多大,所以李某和家人也一直食用添加了这两种违禁物品的豆芽,只是不让自己的孩子吃。”刘晓庆说。 生产者必须要懂法,只有懂法才能守法,才能生产出安全健康的食品,警方希望通过该案,给不懂法的生产者一个警示,给懂法的生产者一个告诫,大家共同来维护食品安全。 今年1月18日,记者了解到,公安机关已将该案移诉至寿光市人民检察院。 添了违禁品的豆芽茎叶更粗壮 食用了添加苄基腺嘌呤和氯苯氧乙酸钠两种违禁物品的食物有什么危害呢? “食用了添加这两种违禁成分的食品,会在人体内产生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致癌。儿童长期食用会性早熟,妇女会发生生理变化,老年人则会骨质疏松。”刘晓庆说。 刘晓庆告诉记者,通过多年的办案经验,他了解到,问题豆芽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苄基腺嘌呤的几率比较高。添加苄基腺嘌呤,可以缩短豆芽的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不添加违禁物品,一斤豆子只能产出3斤至4斤豆芽,而添加苄基腺嘌呤等违禁物品,每斤豆子至少能产出7斤豆芽。此外,添加苄基腺嘌呤等违禁物品,可以使豆芽无根,茎叶更粗更壮,茎至少在7厘米至10厘米之间,且颜色也光亮好看。而不添加苄基腺嘌呤等违禁物品产出的豆芽,茎叶只有3厘米左右,茎弯曲,会有像头发丝样子的根部,样子难看。 “颜色好看的不一定是好的食品,颜色不好看的也不一定是问题食品。比如说市面上销售的猪肝,太白的可能会添加违禁物品,发黑红润的才是正常的猪肝。”刘晓庆说,希望市民在购买食品时,尽量不要只看外表。 本报记者 张少华 ◎民警 购买豆芽时哪份好看买哪份 ◎市民 1月18日上午8时30分,记者来到奎文区南下河市场看到,只有两家商贩销售豆芽。 “我们的豆芽绝对是绿色的,没用任何添加剂,从这儿购买准没有错。”其中一名商贩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买菜的市民,他们均表示,购买豆芽时会挑选外表干净的。 “买食品,当然是越干净的越好,我买菜的时候,一是看是否好看,二是看是否新鲜。”正在买菜的宋女士自信满满地说。 “我买豆芽的时候,根须多的不要,因为回家后根须都要清理掉,清理很麻烦,并且带着根须要重很多,浪费钱,买没有根须的多省事啊!”市民王女士说。 33种食品添加剂省级质监部门不审批 ◎相关链接 按照201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关于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等33种产品监管工作的公告,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不再受理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钠盐、噻苯咪唑、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氯化磷酸三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1-丙醇、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单乙醇胺、二氯异腈氰尿酸钠、凡士林、硅酸钙铝、琥珀酸酐、己二酸、己二酸酐、甲醛、焦磷酸四钾、尿素、三乙醇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新洁尔灭)、铁粉、五碳双缩醛、亚硫酸铵、氧化铁、银、油酸、脂肪醇酰胺、脂肪醚硫酸钠等33种产品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申请。自公告发布之日起,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禁止生产上述33种产品。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撤回并注销已批准的上述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书。国家质检总局发证的企业由总局注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发证的企业由省局于2011年12月20日前注销证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