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人在外地,也不忘咱潍坊父老
2014年01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在外地,也不忘咱潍坊父老



济南潍坊老乡会志愿者为我市一些困难户送去生活用品和现金
  年关将至,潍坊市民政局救助科、济南潍坊老乡会和潍坊人在济南爱心活动组委会共同发起了名为“关爱老人 奉献爱心 善行鸢都”的节日慰问活动。1月18日,来自济南潍坊老乡会的志愿者们带着众多驻济潍坊老乡的委托,来到寒亭区高里街道小庄子村,为这里的5户困难家庭送去了米、面、油、福字大礼包和现金。

  智障妈妈也笑了
  18日下午2时许,记者跟随志愿者们来到了寒亭区高里街道小庄子村的村委会,村委会工作人员简单介绍了一下此次受助的5户困难家庭的情况后,志愿者们就领着慰问物资出发了。
  第一户是村民王小兰家。记者看到,王小兰家有个三四十平方米的小院,院子里横七竖八地堆着很多杂物,看上去已经很长时间没人打扫了。院子里有几间又矮又窄的平房,屋里是黑漆漆一片,也是乱七八糟的。
  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小兰有点智障,没有劳动能力,3年前她丈夫不幸因车祸去世,留下了智障的她、瘫痪的婆婆和一个年幼的女儿。
  当志愿者把一袋大米、一桶油、一袋面粉和500元现金交到王小兰手里时,刚开始她还有点困惑,后来就笑了。“对她们娘仨来说,一点东西都是很大的帮助。”村委会工作人员说。
耳聋爷爷说谢谢
  看望完王小兰一家后,志愿者们又前往另一户困难家庭。这一家的情况也很特殊,今年79岁的池京姚每天仍在为生计奔波,他38岁的儿子因为精神障碍一直没娶上媳妇,至今仍和父母住在一块儿。村里人也很照顾他们一家人,经常带着他儿子干点活挣几个钱。
  池京姚的耳朵聋得很厉害,当志愿者把东西交到他手里的时候,他只是激动地不停点头。志愿者想问问他的家庭情况,问了好几遍,他也没听清楚,只是一个劲地说谢谢。
  记者看到,池京姚家里的摆设和王小兰家差不多,屋子本来就窄,还堆了很多东西,又黑又挤。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老两口都那么大年纪了,儿子又有点智障,屋子里经常是乱乱的。”
  紧接着,志愿者又连续走访了剩下的4户困难家庭,给他们送去了新年物资和祝福。
今去临朐献爱心
  本次活动的发起人、济南潍坊老乡会会员孟祥亮告诉记者:“我们都是身处异地的潍坊人,快过年了,给潍坊的困难老乡送点温暖,让他们过个快乐的春节。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呼吁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更多地关爱老家的弱势群体。”
  据了解,济南潍坊老乡会是以在济南居住工作的潍坊人为主体,团结潍坊在济南的各界爱心人士,自愿结成的以慈善公益为目的的团队,也是在济南生活的潍坊人的家。继18日在寒亭看望困难户后,19日,他们还会前往临朐县,继续看望那里的困难老乡。    本报记者 孙永莲
  池京姚老人收到物资后高兴地笑了。本报记者 孙永莲

  孙志达代表鸢都义工将1万元善款交给张燕。 本报记者 赵春晖
  贫困儿童收到
心仪爱心包裹

  本报讯 1月17日,鸢都义工和高新区志愿者协会联合行动,为高新区的24名贫困儿童送去了24个爱心包裹。“这些孩子都是我们到家中核实过的,情况属实。我们根据这些孩子的愿望,给他们送去了爱心包裹,也就是说,他们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送去了什么。”鸢都义工的负责人孙志达说。
  “前段时间,我们还在全市送出了77个爱心包裹,这些孩子也都是我们常年资助的孩子。”孙志达说,1月20日他们还将和希望工程一起,为我市59名极特殊青少年送去爱心。
  1月18日晚,鸢都义工还组织曾经帮扶、救助过的受助者们及一些关注公益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举行现场义拍活动,将筹得的善款用于鸢都义工的发展和对贫困人士的救助。   (记者 赵春晖)
  尿毒症女孩
打算开网店

  本报讯  2006年,临朐女孩张燕不幸被查出患上尿毒症。两年后,她的哥哥就因为同样的病离开人世,留下了才出生两个多月的小侄子。自2007年6月12日开始,鸢都义工组织以及众多社会爱心人士对张燕进行帮扶。如今,7年过去了,虽然张燕仍没有等到合适的肾源,但她越来越坚强了。1月18日,鸢都义工志愿者们带着1万元爱心款和蔬菜、面粉等生活用品,来到张燕家进行探望。
  张燕告诉记者,她打算开一家网店,主要经营服装和一些饰品,自食其力,新年快要到了,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照顾自己,照顾好家人,不再给社会添麻烦。
      (记者 赵春晖)
◎鸢都义工献爱心
  90岁老妈妈
有了新棉袄

  本报讯 临近春节,鸢都义工志愿者忙得不亦乐乎,他们计划在春节前赶到那些曾走访过的生活困难、无依无靠的村民家中拜访,为他们送去花生油、大米等新年物品。
  1月18日上午,记者跟随志愿者来到寒亭区寒亭街道隅里村90岁的老妈妈杨福兰家中。看到这么多人拎着面粉、大米、花生油等物品来看自己,杨福兰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鸢都义工志愿者还为杨福兰买了新棉衣和棉鞋,并送上了200元的慰问金。等杨福兰坐下后,志愿者们就迫不及待地为她穿上新棉衣、新棉鞋。
  鸢都义工志愿者兵分六路,每队由一名队长带领,共去拜访10户人家。  (记者郑波 实习生 钟倩)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