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W02版:早期共产党人牟鸿礼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回家乡办工厂发展党员
2014年01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家乡办工厂发展党员
  牟鸿礼当年与党员们联络活动的老屋。



结婚后外地求学,妻子在家劳累病倒
  牟鸿礼,字修五,1906年出生于潍北牟家院村(今属寒亭区高里街道)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牟鸿礼自小就有满腔的爱国热情。1919年,他在高里小学读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同学们到潍县安固、大柳疃、柳科、高里等集市上宣传进步思想,每到周末就到二十多里外的台底集上讲演,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北洋军阀独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牟鸿礼兄弟三人,他三叔牟恒令婚后无子,英年早逝后,寡居的妻子替夫过继牟鸿礼为嗣子。虽然牟鸿礼给三婶当了儿子,但他的大部分日常生活还是在亲生父母那边的大家庭里。
  1923年夏,牟鸿礼和本村同学牟铭勋一起考上了济南工业染织学校,思想要求进步的他想去济南求学,而此时他刚娶了媳妇。
  离开家乡求学,家里种地的事儿自然要留给父亲和兄长,这可遭到了父亲的阻拦:“读书走了,谁替你在家干活儿养活刚过门儿的媳妇?”新媳妇任意芳平日少言寡语,这当儿却站出来说话了:“家里的活儿我干他应该的那一份儿,让他走吧。”为了让丈夫外出读书为自己挣份儿“功名”,她和家庭中的男人们一起干着地里的庄稼活儿。
  秋收的季节,地里的庄稼活儿太忙太累,任意芳早产了,大出血让她一连昏迷了8天,牟家的人失去了她活过来的信心,没想到8天后她从昏迷中醒了过来。她告诉三婶,自己梦见在一片荒野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焦急中一个慈祥的老妇人来到她面前。老妇人一手托着灯盏,一手端着一碗水说:“喝完这碗水回家吧。往前走,别回头看。”任意芳醒了,早产的儿子也活了下来。三婶说,梦中的老妇人是咱们的保护神,是“神娘”,怕是在济南读书的鸿礼要有大出息了。从此,老屋里就摆上了“神娘”的供桌。
办染织厂做掩护,在家乡成立党支部
组织群众闹革命,想方设法购买枪支
  牟鸿礼入学后,不仅努力学习,而且追求进步思想,在1925年春,他经在该校任教的潍县籍党员宋伯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夏,牟鸿礼修业期满,受党组织的派遣,和一起入党的同学牟铭勋回到家乡潍县开展革命工作。从此,在渤海湾南岸的这片土地上撒下了革命的种子。
  为了适应地下革命工作发展的需要,牟鸿礼从此也有了薛礼德、李若水、孟铭三、李修与等一连串的名字。牟鸿礼从三叔牟恒令那继承过来的老屋,成了党员活动的联络点。为掩盖自己的身份,牟鸿礼还向他三婶提出把西屋当小工厂,办起了乡间小染织厂,借卖手巾、带子为名,宣传革命思想,启发农民觉悟,发展革命力量。
  牟鸿礼和牟铭勋介绍自己的同学耿梅村入党,成立了潍北第一个三人党支部——牟家院党支部,牟鸿礼任党支部书记。为应对白色恐怖紧急危机,牟鸿礼在老屋正房里靠东屋山的地方修了暗室和通往菜园的地道。
  这一年,潍县庄家村(今属奎文区梨园街道)的庄龙甲在茂子庄村王全斌家的场院屋里,召开了中共潍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1927年冬中共潍县地执委改称潍县县委),庄龙甲被选为书记。牟鸿礼任农民委员,兼任潍北区委书记。
  在潍县地执委的组织发动下,潍南的广大农村比较普遍地建立了农民协会。
  牟鸿礼在潍北工作期间,常常披星戴月、顶风冒雪活动在人民群众中间。有时到茂子庄、虞河崖参加会议,往返百余里;有时为检查指导工作,一晚上奔走五六个村庄。为救助受难受苦的同志或群众,他曾几次变卖自己的家产。
  潍北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革命斗争此起彼伏:“短工罢市”,提高了他们的工资,打击了地主、富农的剥削;贫苦农民进行了“吃坡斗争”,割了三家恶霸地主的麦子,帮助一部分贫苦群众度过了灾荒;近二百多名发网工人和猪鬃工人的斗争,减少了资本家的中间剥削。
  1927年,“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白色恐怖暂时还未冲击到潍县。为防不测,当年入冬后上级党组织作出要时刻准备形势恶化的指示,要求各地党组织建立红色武装队伍,武器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潍县县委召开会议,研究迅速建立革命武装的问题,决定采取三个办法弄枪:一是花钱买;二是挑选部分党员建立武装小组,从散兵游勇中夺枪;三是派党员打入军阀部队进行策反,拉队伍带出枪支。
  潍县县委书记庄龙甲从同学刘韶九处借来手枪一支;宣传委员王全斌通过二姐王全荣动员家庭出资200银元购买手枪两支。牟鸿礼从本村大户人家借到了120块大洋,托人从日本洋行买回一把匣枪上交。后来,他又说服父亲,卖掉了家中的大车和牲口,又卖了妻子的陪嫁才还了40块大洋,剩下的80块大洋成了牟鸿礼终生的债务。
  1928年1月初,在庄龙甲家中,建立了由王永庆、王兆恭、成希荣等人组成的特工组。
  特工组建立后积极开展活动。首先夺取了去望留镇压集会的两个警备队员的匣子枪,不久又夺取县税务局一个队长的一支短枪和两排子弹。与此同时,特工组频频出击,先后从江浙一带败退来潍的士兵中,夺取长短枪30余支。到1928年春,潍县党组织已有长短枪40余支。
  潍县县委决定将特工组扩建为潍县赤卫队。这支队伍在中共潍县县委领导下,在1928年1至7月期间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开展了抗捐抗税、截获军粮、武装暴动等一系列革命武装斗争。
  牟鸿礼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小就有满腔爱国热情。1923年夏,牟鸿礼考入了济南工业染织学校学习。1925年春,他经在该校任教的潍县籍党员宋伯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牟鸿礼修业期满,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家乡潍县开展革命工作。他开办工厂做掩护,借卖手巾、带子为名,宣传革命思想。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