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年的味道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亲人在哪,俺也想回家过年
春运路上的孩子
2014年01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人在哪,俺也想回家过年
  于琴
  刘臣



不少流浪者因信息不全而滞留救助站,其中一些是本地口音
  距离春节还有不到十天,大街小巷早已充满了过年的气氛。然而,在这万家团圆的节日来临之际,仍有一些人在外漂泊。1月21日,记者跟随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一起去看望了部分没能回家的流浪人员。工作人员说,快过年了,想尽量为这些人找到家人,让他们回家过年。这些流浪人员也表达了想要回家的愿望。

六旬老太想回家
  1月21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市救助站见到一位年龄约60岁、身高1.5米左右、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老人似乎很喜欢热闹,见来了很多人,笑得非常开心,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些什么。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位老人是他们去年6月份在奎文区潍州路附近发现的。老人说话模糊不清,一直讲不清楚自己的家庭地址。
  老人刚来到救助站时,工作人员曾试图通过交谈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她含糊不清地说自己叫于琴(音),工作人员问她是不是潍坊的,她回答“是”。工作人员又问她有没有孩子,她只是伸出了一个手指头。
  “她平常都不怎么说话,问她家是哪里,她就说‘虞河’。尽管吐字不清,但根据她的口音,我们判断她是潍坊本地人。”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记者询问老人想不想回家时,老人立马睁大眼睛看着记者,回答:“家,想回家。”
  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得不到具体信息,他们只能以老人说过的“虞河”为线索,在虞河附近给她寻找家人,但一直没有任何进展。为了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工作人员将其送到了一家养老院。
流浪男会写“刘臣”
  21日上午10时30分,记者跟随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来到城区一家医院,见到了一名正在接受治疗的流浪男子,他看起来30岁左右,看到记者一行只是不停地笑,并不说话。
  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男子在去年5月18日被送到救助站,从口音上判断应该是潍坊人。工作人员问他家在哪,他不太清晰地说“在潍坊”。工作人员让他写下自己的名字,他歪歪扭扭写下了“刘臣”两个字,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有效信息。
  工作人员说,由于提供不了具体的家庭地址,现在站内仍有不少像于琴、刘臣这样找不到家的滞留人员。“快过年了,他们也想家,回家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归宿。”市救助站业务科李科长表示,他们会尽全力帮这些走失者寻找家人,同时也希望他们的家人能及时与市救助站联系。如果您家中有走失多日至今还没找到的亲人,可以到潍坊市救助站寻找,说不定这里就有您的亲人。
   文/图 本报记者 孙永莲 本报通讯员 樊东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