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煮后熏烤,芝泮村里烧肉飘香好多人慕名而来品尝订购,村里打算开发烧肉街扩大规模和影响 |
|
|
|
在安丘市景芝镇芝泮村,一名村民端着制作好的烧肉。 |
|

|
|
“芝泮烧肉”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安丘家喻户晓,真正的“芝泮烧肉”产自安丘市景芝镇芝泮村,该村约有70%的村民会制作烧肉,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品尝订购。该村村委设想在村内开发一条“芝泮烧肉街”进行规模化发展。1月21日,记者来到芝泮村,看到不少村民在赶制烧肉,村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现场探访 临近春节,不少村民在家赶制烧肉 1月21日,记者来到安丘市景芝镇芝泮村,刚进村子,一股醇厚的烧肉香味便扑鼻而来。在村内记者看到,临近春节,不少村民都在忙着制作烧肉,几家超市门口也摆出了各种烧肉礼盒,各家各户忙得热火朝天,村子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快过年了,按照习俗现在不少村民都在家赶制烧肉,留着过年时跟家人一起吃。”芝泮村村民赵宝满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到了赶制烧肉的高峰期,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预订或者赶制烧肉。 随后,记者来到村民赵宝满的家中,发现屋里摆满了制作好的烧肉,其中一些已经放在盆内并盖上了保鲜膜。虽然叫烧肉,但是里面还有猪心、猪肺、猪肝等等,看上去色泽鲜亮,闻起来特别诱人。 “这些烧肉已经有人预订了。每年春节前夕,有些村民忙不过来,就到我们这来预订一些,除了留着自家人吃,还要送给亲戚朋友。”赵宝满告诉记者,虽然都叫烧肉,但是主要原料却是猪头、猪肠、猪肚、猪心、猪肝等等,这种烧肉在冬天的保质期大约在半个月左右。 赵宝满说,每到过年,他们村家家户户都要吃烧肉,所以村民们几乎都会做,就连孩子们也会帮着制作烧肉。现在的芝泮烧肉对于村民来说,不仅是一种美食,还是一种文化和习俗。
制作特点 煮肉时要加入中药,熏烤时要加糖 当天上午,记者又来到了芝泮村村民赵连文家中。据了解,赵连文制作烧肉已有大约20年的时间了。在他家中记者看到,一名村民在用一口直径约有一米多的大锅煮着肉,上面还放置了一块石头,另一位村民正在做最后的熏烤工作。另外几名村民则将熏烤好的烧肉分装到小盆里,然后搬到院子里进行冷却,最后盖上保鲜膜依次摆好。 “用石头压着盖子,这样才能将肉炖得更烂更香。”赵连文说,在煮肉时要加入中药等作料,作料配方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在熏烤烧肉时要加上糖,使得制作出来的烧肉更加美味。 据赵连文介绍,过年是制作烧肉最忙的时候,平时一天制作五六十斤,而现在每天要制作二三百斤。前来预订烧肉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年中秋、春节都会到赵连文家预订一些,因为她的儿女都住在安丘城区,而她的年纪比较大了,因此就拜托赵连文制作一些,临走时让儿女带些回去吃或者送人。“孩子们都说外面吃不到这么正宗的烧肉,所以我都是找他做。以前我都是腊月廿四过来,而今年预订的人特别多,因此我便提前了几天。”刘女士说。 安丘市芝泮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城告诉记者,“芝泮烧肉”的主料是猪的头、肠、肚、心、肝等,经洗、揉、煮、熏、烤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制作“芝泮烧肉”所用的汤必须是骨头汤,在炖时要放入用纱袋包好的豆蔻、肉桂等20多种中药材,再用大火煮两个多小时,最后将煮熟的肉、肠、肝等捞出,然后放在另一个锅内的箅子上,加糖熏烤制成。 发展 规模化经营让芝泮烧肉走出去 为了让“芝泮烧肉”更好地发展,芝泮村的刘金城于2001年成立了安丘市芝泮食品有限公司,专门制作“芝泮烧肉”。2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景芝镇的安丘市芝泮食品有限公司,看到由于春节前订单增加,工人们都在一刻不停地工作着。“进入腊月以来,每天至少煮3大锅肉,一共600多斤,这都是平时两三天的制作量。”该公司总经理刘金城告诉记者,“芝泮烧肉”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很受当地人欢迎,但是他认为不能只局限在小小的村子里,要想真正得到发展,就要实现规模化经营,让“芝泮烧肉”走出去。 刘金城说,目前他们正和济南一家大型商场寻求合作,想让产品走得更远。对于“芝泮烧肉”未来的发展,他充满了信心。 ◎设想 在村里开发 芝泮烧肉街 对于“芝泮烧肉”,安丘市景芝镇芝泮村党支部书记任吉星告诉记者,“芝泮烧肉”有600多年的历史,具有营养丰富、口味独特、食之爽口等特点,目前他们村约有600多户村民,约70%的村民都会制作烧肉,除了供自己吃和送亲友外,还要满足慕名而来的外地人的需求,现在“芝泮烧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对于未来的发展,任吉星表示,尽管村里有不少村民会制作烧肉,但是形成规模的并不多。“芝泮烧肉”已被收入《山东地方名吃大全》一书,2006年还被推荐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他们初步设想是在村内开发一条“芝泮烧肉街”,并且形成规模化经营,让“芝泮烧肉”走出安丘,走向全国。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路欣 实习生 陈飞 王泽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