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年的味道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跑了三家超市,总算买到糖瓜
2014年01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跑了三家超市,总算买到糖瓜
  不少市民在超市选购大号糖瓜。
  超市内做好的枣花馍。
  超市内的象形馍馍花样繁多。



要过小年了,糖瓜和喜庆馒头等传统节日食品受热捧
  1月23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称“小年”。从“小年”开始,人们约定俗成地祭灶、扫尘,为春节正式拉开了序幕。22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超市和大集发现,糖瓜和喜庆馒头受到市民热捧。专家表示,市民过小年的习俗正在发生变化,仪式化的“祭灶神”等传统风俗逐渐被“拜神”“扫舍”“吃糖”等相对简易的礼俗替代。
抢糖瓜
上午做的糖瓜,下午就卖光
  在佳乐家新华店,前来置办年货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不少人就是专程来买糖瓜的,超市也把糖瓜作为当日主打产品,摆放在显眼处,招揽生意。
  该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糖瓜卖得特别火,顾客以老年人为主。上午刚做的糖瓜,到下午,小号的糖瓜就全部卖完了,只剩下几个大号的,不够一天卖的。
  “很多人是专门来买糖瓜的,到下午我们的存货就卖得差不多了,现在就剩下零星几个。”工作人员说。该超市的糖瓜价格为36元/斤,一个大号糖瓜的售价为七八元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市场上最常见的是纯麦芽糖做的圆形糖瓜和表皮粘满芝麻的芝麻糖瓜条。“为了给小外孙女买糖瓜,我已经骑自行车跑了三家超市,还去了一趟大集,结果都卖没了,幸亏这里还剩下了几个。”正在选购糖瓜的张先生叹了口气说,“每年我都会买糖瓜,图个喜庆,没想到今年卖得这么火,看来明年我得提前买。”
  “知道有‘二十三,糖瓜粘’的民俗,每到小年的时候我都会来超市买点糖瓜回家。虽然家里人不喜欢吃甜食。但是多少还会吃点糖瓜,营造过小年的气氛。”一位正在选购糖瓜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
供馒头
图省事,市民选购喜庆馒头
  然而,当记者来到城区丁家大集和孙家大集,逛遍两个大集都没有找到糖瓜的身影。
  “按照谚语里说的,小年应该吃糖瓜,可是这大集上咋连个糖瓜都没有呢?去年卖的人还挺多。”在丁家大集上逛一圈都没找到糖瓜的丁先生对记者抱怨说。
  当天,记者又来到了位于新华路的大润发超市看到,该超市并没有销售糖瓜,但同样是小年供奉物品的喜庆馒头却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追捧。
  记者来到馒头柜台前,工作人员正在加工喜庆馒头,一个嵌着红枣的大馒头十分诱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馒头叫枣花馍。“枣花馍就是将面团揉成条状,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做成龙、凤、莲花、青蛙等花型,在连接处放上一颗红枣,又叫枣山,寓意为“早发家”。“这种枣花馍大的直径能超过半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该超市内除了枣花馍,还有象形饽饽等品种的喜庆馒头。普通的象形饽饽每个490克,价格为5元,而鱼、小兔子等形状的象形饽饽因为加工制作比较复杂,价格为8元/个。
  虽然枣花馍和喜庆馒头的价格比较高,但是很多市民都表示到超市购买或者去馒头店订做,既方便省事,又省去了不少时间。
  “现在花样是越来越多了,以前咱们家里自己做的就是大馒头、面鱼、神虫等。”一位正在选购喜庆馒头的市民告诉记者。
  这名市民表示,根据传统习惯,每年春节都要在厨房的桌子上供奉6个大馒头,另外再摆放六个面鱼,寓意年年有余。他现在都在超市买馒头,看着样式不错,吃起来口感也挺好。春节已经临近,他赶紧来买一些过年用的馒头,看着摆在架子上的各种花样馒头,他也买了一些。
添新碗
寓意添丁进口,家家买新碗
  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买几个碗,寓意就是家里添人进口的意思,而且,这个传统一直传了下来。22日,记者也在超市及大集上见到了很多购买新碗的市民,他们在锅碗瓢盆的摊位前精挑细选,大部分市民都是买两个碗。
  “每到快过年的时候,我都来丁家大集买碗,到现在家里的碗根本用不了,但就为了图个好兆头,每到小年的时候都要再买几个新的。”家住丁家社区附近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平时根本不需要买碗,到了这个时候,超市里的碗也都会打折,市场上卖碗的摊贩前也都会围了很多人挑碗。
  “很多人在年前都会买碗来应景,我家也一样,每年都会买几个来应景。其实家里的碗已经很多了。今年原来不打算买了,但是后来想为了在来年取个好彩头,也准备再买几个。”家住奎文区新华风景小区的赵琳说。
  记者发现,市民在购买碗碟等餐具时,传统的中式碗在年轻人群体中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花色繁多的“韩式”碗。无论在批发市场还是零售网点,主打品种都是韩式餐具。因中式碗碟种类较少,许多喜爱中式餐具的消费者只能选购“中韩合壁”的餐具。
  据潍坊永旺超市早春园店的售货员介绍,由于经常看韩国影视剧,许多年轻人觉得“韩式”碗更时尚,因此今年进的货是以韩式餐具为主,销量很大。传统的中式餐具目前销量很少,购买人群主要是老年人。
◎民俗专家
  仪式可简易化
传统不能轻抛

  潍坊民俗专家于家干介绍,小年这一天人们祭灶、扫舍,正式拉开欢度春节的序幕。“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等顺口溜被频频转发。尽管中国各地对“过小年”的时间如何确定有不同说法,但相关习俗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被传承下来。
  于家干告诉记者,对于潍坊人来说,小年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但过小年的习俗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比如,以前老潍坊人过小年,家家户户都要请灶王爷,供奉的种类分“四大件”:鸡、豆腐、馒头和糖瓜,分别寓意吉祥、多福等意义。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小年当天仪式化的“祭灶神”等传统风俗已经基本上见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拜神”“扫舍”“吃糖”等相对简易的礼俗。
  对此,于家干表示,尽管时代变迁,过年的风俗有所变化,但人们对“小年”等寓意合家团圆的民俗节日情有独钟,体现了快节奏的中国当代社会,依然对家庭、亲情非常看重。他说,与西方各国相比,中国的民俗与“家庭”的关联度更高,一些习俗的传承历史特别悠久,希望市民继续传承。
◎相关链接
  糖瓜黏度大
吃完要漱口

  糖瓜是用麦芽糖制成。麦芽糖属于碳水化合物的一种,结构与蔗糖类似,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的,与牛奶中的乳糖、甘蔗中的蔗糖同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双糖。糖瓜在制作时大多以大麦芽为原料加工而来,做成圆的就叫“糖瓜”,抻成长的通常叫做“关东糖”。
  一年之中,糖瓜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祭灶王爷使用。清人写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关东糖在东北的农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贩叫卖:“大块糖,大块糖,又酥又香的大块糖。”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黏性,有一种特殊风味,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糖瓜对于普通人来说多吃几块是无妨的,但对于糖尿病患者和血糖偏高人群,糖瓜毕竟是高糖食品,而且双糖很好消化吸收,血糖上升速度快,所以不宜食用。
  另外,糖瓜的黏度很大,吃完最好及时刷牙或漱口,否则不利于口腔清洁。
  文/图 本报记者 吴琼 刘钦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