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许多超市设有进口食品的专柜。 |
|

|
|
现在市面上的进口食品越来越多,许多市民对这些进口食品情有独钟。但购买这种“洋食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没有中文标识的“洋食品”能否购买?1月22日,相关部门对此事专门作出了解释。 种类多价格高 1月22日,记者走访了城区的沃尔玛超市、永旺超市、大润发超市奎文店等大型超市,发现在这些超市的食品区大多都有进口食品专柜。 记者发现,这些进口食品包括果汁、点心、干果、罐头、巧克力等等,包装精美,种类非常多。大多是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国家。记者仔细查看了几种进口商品的标价发现,相对国内的同类食品,这些商品的价格要高出不少。比如一瓶产地是泰国、容量是1升的芒果汁,标价是每盒27元;产地是新西兰的1升装盒装牛奶每盒17.80元;马来西亚产的420克的一个大果冻足有11.20元。记者注意到,这些超市、商场内的进口食品的包装上,除了一些外文,还有中文标识,商品的营养成份、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注得很清楚。
进口食品口感虽好,真假难辨 家住奎文区早春园小区的徐女士从超市选购了两包进口的菠萝蜜片。“之前孩子的爸爸去东南亚出差带回了这种进口食品,结果孩子特别喜欢吃,过年了,再给孩子买上些当零食。”徐女士说,虽然这种进口食品价格相对要高些,但口感还不错。 “前段时间,朋友送给我几盒没有中文标识的饮料,他说这种没有贴中文标识的才是正宗的进口食品,真的是这样吗?那超市里的这些不正宗吗?”在奎文区永旺超市,市民王女士不解地说。 “我比较爱吃曲奇饼干,以前没吃过进口的,我也买几包,咱也尝尝外国人的口味。”家住经济开发区吉祥家园小区的李女士对记者说,超市里的这些进口食品上都有中文标识,据她了解,有中文标识的进口食品才是真的,那些没有中文标识的食品应该不正规。“我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没有中文标识的进口食品有可能是国内加工点仿冒制作的,也可能是走私的,质量没保障。”李女士说。 必须有中文标识 据12315消协热线的工作人员介绍,从正规渠道进口的食品必须要有中文标识,千万不要相信包装上全是外文的才是“正宗”产品。辨别进口食品真伪可从标签、证书两大细节入手。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进口包装食品必须有中文标签,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净含量、原产国、经销商名称和地址及联系方式、日期标示、保质期及储藏说明等信息。 消费者还可以向商家索要“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该证书是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犹如进口食品的“身份证”。证书上注明了进口食品的生产批号等具体信息,只要货证相符,就能证明该食品的真实“国籍”了。 这位工作人员提醒市民,选购进口食品尽量去大型超市选购,一定要选购带有中文标识的进口食品,否则一旦出现纠纷,很难找到生产厂家或商家进行维权。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实习生 王泽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