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年的味道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重点
 
标题导航
爱相随,小年水饺那叫一个香
2014年01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相随,小年水饺那叫一个香



  1月23日是农历小年,过了小年,春节就更近了,年味也就更浓了。城区多个社区组织了温馨的活动,给“空巢老人”包饺子,给低保户、贫困家庭送年货,志愿者们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们……年轻人讲笑话逗个乐子,老人们笑得咧开了掉光牙的嘴儿,在大家的欢笑声中,饺子香味儿弥漫开来。爱,就这样让冬天温暖起来。
  组图说明(读图顺序:自上而下自左而右):
  胜利西社区,大家把包好的饺子摆成了“小年”字样。本报记者 张驰
  苇湾社区举办的“和谐百家宴”。本报记者 巩建国
  鹤翔安养中心,志愿者的孩子给老人夹饺子。本报记者 刘梅花
  鹤翔安养中心,志愿者们一起包饺子。本报记者 刘梅花
  奎文门社区的居民在领年货。本报记者 张驰

  苇湾社区
举办“百家宴”
居民欢聚一堂

  为庆贺小年,1月22日晚,奎文区东关街道苇湾社区居委会举办了一场“和谐百家宴”,社区居民只要带着一份小菜就可过来参加,大家欢聚一堂,吃饭、看演出、参加互动游戏等,现场气氛一片欢乐。
  1月22日晚,记者来到苇湾社区居委会办公大厅,看到大厅里已摆好了10张餐桌,大厅顶部装饰了拉花,墙上挂着五颜六色的气球,十分喜庆。居委会工作人员正在忙活,有的切火腿,有的往餐桌上端菜,还有的在化妆间准备着演出。期间陆续有居民带着自己做的菜肴走进大厅。
  等人来齐后,精彩的演出也开始了。记者环顾四周发现,很多来晚的社区居民没有座位,窄窄的过道里站满了人。“好不容易来了,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既有酒菜,又有演出,不来真可惜,所以就算没座站着也开心。”站在气球旁的一位居民说。
  居民们一边吃酒菜,一边看演出,现场其乐融融。在2号桌上,一位头发银白的老人格外引人注意。记者上前询问得知,老人叫马成福,已是91岁高龄,前些年老伴去世了,平时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经常去看望他。“得知今天社区里举办‘和谐百家宴’,我就过来了,平时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少,正好通过这个活动跟大家交流交流。”马成福老人说。
  “现在小区邻里间住一起几年都还是陌生人,为了拉近居民们的距离,我们就想着办一场‘和谐百家宴’,让居民体会一下以往农家大院的过年气氛。”苇湾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吕峰告诉记者,“明天就是小年了,我们在这提前过了”。
 本报记者 郑波 实习生 钟倩 本报通讯员 张强
  胜利西社区
擀面皮包饺子
陪老人过小年

  1月23日,潍城区西关街道胜利西社区内喜气洋洋,居委会工作人员邀请社区内的“空巢老人”及上了年纪的老人欢聚一堂,大家聚在一起包饺子、聊天,像一家人一样过了一个欢快的小年。
  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胜利西社区居委会会议室,还没进门就听到了阵阵欢笑声,这里已变成了一个大餐厅:十多位老人正在剥蒜,几位年轻人有的调馅、有的和面。很快,馅和面准备完毕,众人自觉分工,开始包饺子,好不欢快。
  8岁女孩赵媛媛在妈妈的指点下,擀起面皮来像模像样。“带孩子来,就是想让她从小懂得关爱老人。”赵媛媛的妈妈袁振玲对记者说。她是该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
  在现场,几位来自12349热线的志愿者也在忙碌着,刷锅、捣蒜泥……人多力量大,很快,十多盖垫饺子就包好了。此时,两个电锅中的水也都滚开了,饺子下锅,两三分钟后,香气便弥漫开来。
  78岁的陈兴兰老人吃得格外香,“我今天太高兴了,能和社区内的老邻居、居委会的这些孩子们一起过小年,太有年味了。”陈兴兰说,她的老伴去世了,现在她一个人居住,儿女们虽然经常来看她,但平时都很忙,有时也很难顾上自己,她很理解。现在,能和这么多人一起过小年,她特别开心。
      本报记者 刘晓梅
鹤翔安养中心 下好饺子端上桌,志愿者悄悄走了
  “热腾腾的饺子要出锅喽,爷爷奶奶们快来吃饺子了!”1月23日是农历的小年,在鹤翔安养中心,150多位老人吃上了志愿者们亲手包的水饺。虽然不能回家过小年,但老人们都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1月23日上午,在鹤翔安养中心,广播听友与鸢都义工的志愿者们在鹤鸣公寓餐厅内包水饺,忙得不亦乐乎。长长的案板上摆放着一大盆饺子馅,周边聚集了15个人,有的擀皮,有的包饺子,有的摆放饺子,分工很明确。志愿者们个个都是包饺子的高手,十几分钟一盖垫水饺就包好了。
  当日上午,高新区赵乐峰志愿者服务队也来到鹤翔安养中心,陪这里的老人们过小年,包饺子。
  “大家是为了老人,才聚集到一起的。”潍坊人民广播电台营销部副主任周女士说,小年来临,她和一些热爱广播的听友们来到鹤翔安养中心为老人们包水饺,恰巧遇到鸢都义工志愿者们也来包水饺,大家就一起给老人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今天不是小年嘛,我们把包水饺的日期做了调整。”鸢都义工志愿者张美香说,鹤翔安养中心每周二会安排老人吃水饺,了解到这里的老人多,他们每周二都会自发组织10个人过来帮忙,但因为这周赶上小年,他们就将包水饺的日期改在了23日。
  人多就是力量大,当日上午10时30分许,餐厅内的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饺子,足有3000多个。“这些够吃的了,有些老人不喜欢吃水饺,我们还专门安排厨师准备了馒头和饭菜。”鹤翔安养中心的执行院长马秀兰说,他们这住的大部分是70岁—90岁的离退休老人,老人们吃得不多,平均一个人20个水饺就够了。对于老人们的饮食习惯,马秀兰了如指掌。
  “吃饺子了!”说话的工夫,随着志愿者的一声吆喝,热腾腾的饺子一盘盘端到了老人们的面前。“真好吃,小年不回家,没想到在养老院里也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饺子。”今年87岁的李培真吃着热腾腾的饺子,赞不绝口。
  看着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忙碌了一上午的志愿者们将厨房收拾干净后,悄悄离开了鹤翔安养中心。 本报记者 刘梅花 孙艺丛 台可 实习生 王泽宇 本报通讯员 田开强
  奎文门社区
低保户贫困户
都领到了年货

  1月23日,奎文区东关街道奎文门社区内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该社区居委会给社区内的310户低保户、贫困户家庭发放了年货,这些年货多是辖区内爱心单位捐赠的。
  23日上午,记者来到奎文门社区服务中心大厅,这里早已聚集了一些等待领年货的居民。居委会工作人员一一叫着名字,给居民发放年货,包括花生油、大米、面粉等,整个发放过程有条不紊。领到年货的居民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面有了,油也有了,我们可以过个舒心年了!”不少居民乐呵呵地说。
  该社区居委会主任刘奎霞告诉记者,他们社区共有居民6000多户,其中低保户、贫困户310户,这部分居民中,有孤寡老人,有下岗职工,有残疾人,有患大病的人……他们都需要帮助。所以每年春节,民政部门都会提供资金为这部分居民买年货,今年辖区内的爱心企业又无偿为这些家庭提供了2万多元的年货,今年的年货总价值3万多元。
  在现场,奎文门社区居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还对记者说,有一部分身体不好的老人无法自己来领年货,他们会亲自给送到家里去。
      本报记者 刘晓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