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聚焦两会
 
标题导航
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亲情
2014年02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亲情



徐州董家七兄妹年年回家看父母,留下20多张全家福
  董炳峦来南京生活已20年,每年过年他都会回徐州老家看望父母。同样,分散在国内各地以及远在日本的董家其他六兄妹也是如此,每到这时一家人都会坐在一起拍张合影,1994年至今已坚持20多年。8日,董炳峦将20多张全家福整理并上传西祠胡同后引来极大关注,看着这一家人的沧桑变化,很多人感慨时间飞逝,唯有“家”和“父母”才是人生最值得留恋的存在。
20多年的习惯 每年拍张全家福
  董炳峦的老家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双沟镇柳园村,全家兄妹共七人,他排行第五。董炳峦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拍全家福是1987年,那年春节,在日本东京大学读书的二哥赶回老家过年并带回了一台尼康单反相机,这让全村都为之轰动。董炳峦七兄妹加父母和奶奶以及大哥的太太和儿子共12口人,请邻居帮忙拍了张合影。此后,虽然大家仍每年回家过年,但因二哥在外求学回家不便,没了相机,拍合影的环节也就没能坚持下来。直到1994年,酷爱摄影的董炳峦工作第一年自费买了台照相机,在他的推动下一家子又聚在一起拍全家福了,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马年春晚,歌手王铮亮演唱《时间都去哪儿了》时舞台大屏幕上滚动播放了一对父女连续30年拍摄的30张合影,不少人看后感慨万千,董炳峦正是受此启发想到整理自家全家福的。在整理照片时他发现,随着时间流逝,照片中人的数量,每个人的容颜都在发生着一点一滴的变化。“我爸前年开始逐渐消瘦了,平时感觉不那么明显,此次整理照片,一对比就发现父亲身体愈发不比往年了!”于是董炳峦想到在网上发照片呼吁大家多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这两天他还准备利用节后工作还不忙的工夫,把自己整理的几十张老照片做成个展板以及小册子,抽空回家送给父母看“让老人再高兴高兴。”
背后的故事 回家看望是真意
  “珍贵的家庭影集,楼主有个幸福的大家庭。”董炳峦家的20年全家合影发上西祠胡同后,引来大批网友的关注,很多人留言表示羡慕董炳峦有个和睦温暖的大家庭。
  董炳峦告诉记者别看只是每年一张合影,拍起来还真不容易。首当其冲的难题是如何把人凑齐了,董家兄妹在各地工作,北京、上海、南京,还有在日本的,同一时间从四面八方赶回老家拍合影本身就是件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达成的事。而随着兄妹们各自结婚,去哪方父母家过年又成了需要协商的事。
  “拍照片只是个形式而已,归根到底还是我们都想回家看看父母。”董炳峦说,拍了这么多年的大合影,嫂子和晚辈们偶尔会缺席但董家七兄妹都尽量凑齐。
  “我们家风就比较民主,过年时我和爱人就经常各回各家各看各妈,从不为难对方。”来南京生活已20年,董炳峦坚持每年回家过年看父母。“睡惯了席梦思就开始不适应家里的硬板床了,再加上老宅里鸡飞狗叫的人特容易失眠,但就是想回去看看。”
  随着各家第三代的降生,拍合影的人数逐年增加,座位怎么排每次也要斟酌半天。董炳峦表示从全家福上能清晰地看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影子,而这更加深了他对家庭的珍惜。
父母对家定义:“和”为先
  七兄妹这么多年来,从不在意个人得失。
  “想到自己常年在外,而经常忽略自己的父母,家人……家,永远是我的港湾!”董炳峦说,父母从小就向他们灌输要看重这个家。
  要供一家七个孩子上学读书,对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经济压力是很大的,1990年董炳峦考上西安科技大学,家里有亲戚建议让他在家干活挣钱贴补家用。但董炳峦的父亲认为,董家的第二代必须要走读大学走出农村的路子所以坚决否定了这一建议。
  也正是受父母的影响,兄妹们都很珍惜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的氛围,对个人利益反倒看得很淡。当年董炳峦960元学费就是他大姐和别人借的,而当年她的工资每月才100元。来年暑假,二哥又将暑期打工挣到的100元钱分了一半给他当生活费。
  在这种互助氛围下,董家七兄妹人人都上了大学,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成了徐州当地小有名气的“知识家庭”。
  时至今日,一家人不在乎个人得失的风气一直保存至今。“几年前父亲喉癌手术,四哥一人就出了一多半,医药费兄弟姐妹平摊这种事在我们家从来不会有,能者多劳,大家感觉很自然。”董炳峦说。
儿女对家定义:根之所在
  晚辈常串门住,有家族QQ群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合影的人在变,但背景没变,我们对家的感情也没变,一直保持着这份对乡土的念想。”董炳峦说,每次回家过年,再冷的天他二哥都喜欢直接从家里那口老井里打碗水上来直接喝,喝完还要带上一句“还是家里的水最美好!”
  现如今,七兄妹们大多处在事业最繁忙的年龄段,有的已经是世界500强企业驻华骨干人员,有的也是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但每逢家中有亲人有点事情或是逢年过节,大家都还尽力赶到徐州农村聚一聚,陪父母聊一聊,一块交流下近况。
  “很多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不知道互相帮助,对家的概念也比较单一,这方面我们很希望下一辈能把我们的信念坚持下去。”董炳峦告诉记者,他们七兄妹之间经常将子女送到彼此家里借住,同时他们还建立了自己家族QQ群,通过QQ空间看看彼此的生活,这些都是为了加强整个大家庭的凝聚力,加深晚辈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
  马年春节的合影人到的特别齐,各家媳妇和子女几乎都到了,看着这张喜气洋洋的照片董炳峦告诉记者,他相信他们的大家庭一定会越来越好。
◎相关新闻
家风是什么 各家不一样
  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有“富二代”回答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有香港影星说家风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国比家大”;还有小孩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更有网友给出“神回答”:我家风很大……
家风各异
  “我们家此前也没有所谓家风的说法,就是平常家庭过日子,大家和和气气的。”家住西安市城南的张云说,“如果要总结,那就是融洽相处。”张云和丈夫贺建刚都是独生子女,6岁的儿子平时由双方父母轮流照顾,这个典型的“1+2+4”家庭能相处融洽,张云说:“这离不开长辈们的包容。”
  而85后武静的回答就有些“调皮”了,她认为“家风”就是老公挣钱老婆花。武静去年结婚,这类小家庭的“家风”自然没有传统大家庭的那般厚重。武静说,她和老公都是85后,双方父母都在陕北老家,婚后为了腾出时间照顾老公,原本当律师的她就只做法律咨询,“两个人居家过日子,都太忙了就没人顾家了。”武静说:“男主外女主内这种中国传统婚姻观是有道理的。老公辛苦挣钱,我放弃一点事业,照顾好家里的琐碎事,守护好这个小家,做到和睦相处,不让父母操心,就算是传承家风了。”
家风之辩
  谈及最喜欢的“家风”,大家谈论最多的是一家人能互相体谅、坦诚、信任,老话说家和万事兴,而相互体谅、互相释放善意,是家和的前提。
  谈及令人讨厌的“家风”,相对成为共识的是一家人相互抱怨、习惯性发牢骚,“互相指责抱怨也会成为一个家庭的风气”,这种风气会让家庭成员都很难受,也会影响到为人处事的心态。
家风之思
  “个人觉得家风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家族的性格特征,这由多种原因形成。”西安市民韩先生说,如族群职业、社会地位等,现在家庭单元小到一两个人,家族意识不断被消减,此时谈家风怕是比较困难。
  网友JasonLee说,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加速了人口流动,另一方面也瓦解了传统的“家族”,一家人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工作生活,影响了“家风”的形成,家族影响不能说没有,但弱化了很多。对此,知名文化学者张颐武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变化,但核心价值不改。现代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弘扬好的传统家教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  本报综合《扬子晚报》、《华商报》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