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中西双节喜乐会
 
标题导航
这路没法走
买来“黑榜药”,想退挺难
2014年02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来“黑榜药”,想退挺难
  范大爷拿着剩余的“桂龙药膏”很犯难。



范大爷手中剩余六瓶药吃不敢吃,退回遭拒绝
  5个多月前,80岁的范大爷通过电视广告购买了一些“桂龙药膏”,原本想治治风湿病,却从报纸上得知这药列入涉嫌严重虚假违法广告的“黑名单”。范大爷想退掉剩余的6瓶药,遭到拒绝。2月14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中心提醒,市民买药最好到正规药店和医院,不要轻信广告。
  事件
老人电视上买药

  2月14日,家住奎文区虞河路东泰花园小区的范大爷拿着13日的《潍坊晚报》找到记者,指着当天A16版的《我省曝光15个严重虚假违法广告》报道说:“这上面说的‘桂龙药膏’,我吃了5个多月了,现在查出来有问题,吓得我不敢吃了。”
  今年80岁的范大爷患有多年风湿骨痛,并且腰疼得厉害。5个月前,老人在电视上看到广西邦琪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龙桂药膏的广告,广告宣称这种药膏“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温肾补血。用于风湿骨痛,慢性腰腿痛,肾阳不足及气血亏虚引起的贫血,失眠多梦,气短,心悸,多汗,厌食,腹胀,尿频”、“通过内外双修,手脚疼痛症状消失,胃肠功能恢复,血压恢复平稳……”广告中,有一位名叫孙新本的教授讲解,还有不少人打电话咨询。
  看了一周的电视广告之后,范大爷动心了,于是拨打了电视上的热线电话。工作人员表示,范大爷得吃6—8个月的药才能见效。自此,范大爷一共买了三次药,差不多能吃8个月,一共花费3360元。
起因
药品上了“黑名单”

  2月13日,看到本报的报道之后,范大爷立即拨打了当时买药的热线电话,工作人员让他放心服用,称这药“绝对没问题”。截至2月13日,范大爷还有6瓶药没有开封,他要求退货,对方告诉他“凑够9瓶才能退”。“这药也不知道在哪家药店有卖的。”范大爷说,电视广告上并没有说明该药具体销售地址,而电话里的客服人员对办公及售药地址的保密态度,让他心里更不踏实了。
  记者看到,范大爷所买的“桂龙药膏”外包装上显示,该药一瓶为202克,有红色OTC标志,说明这是种非处方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通报2013年第4期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汇总情况中,广西邦琪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桂龙药膏”等10个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违法情节严重。近日,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工商局等9部门也联合曝光抽查发现部分涉嫌严重虚假违法广告,15家单位和产品上“黑名单”,“桂龙药膏”赫然在列。
  “我不在乎花了多少钱,关键是继续吃这药会不会吃出毛病来。”范大爷说,他服用该药后并未出现特别的感觉,现在退又退不掉,吃又不敢吃,他守着6瓶药膏犯了难。
药监局
买药选正规渠道

  14日,记者拨打了范大爷提供的药品客服热线400-999-3123,以及他经常咨询的“田大夫”、送药工作人员冯先生的手机号码,均无人接听。
  奎文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中心稽查大队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目前查不到该药在潍坊的办公或销售地址,暂时无法前去调查。
  记者通过桂龙药膏外包装上的国药准字号,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查到了该药品的相关信息,包括生产单位、生产地址等。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中心的赵主任表示,如果能通过国家食药监局官网查到相关信息,一般来讲该药不是假药。“但准确来说,这也只能说明,这药的外包装是合格的。具体里面装的药是不是真的,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才能确定。”赵主任提醒市民,买药一定要到正规药店或医院,千万不要轻信网络、电视广告。购买药品时要保存好票据、证明,如需投诉,可作为凭证,方便相关单位调查使用。
文/图 本报记者 台可 孙艺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