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实质量基础 助推龙城腾飞 |
——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王磊 |
|
|
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王磊 |
|

|
|
诸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王磊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3年,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和民生发展这一主旋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机制,加大服务力度,有效助力了诸城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2014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的工作总体思路是,适应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的形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确保工业品、特种设备和人员稳定这三个安全,在标准、计量、质量、特种设备、认证认可、技术支撑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质量强市谋提升 王磊局长表示,2013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共帮扶13家企业的13个产品争创为山东名牌产品,2家企业争创为山东省服务名牌,1家企业和1名个人荣获潍坊市市长质量奖,引导汽车产业成功创建为“全国商用车零部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省共3个),被确定为全省首个质量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区域。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重点突出了“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已顺利通过调研创建、材料申报、现场答辩、批复创建(全国仅两家县级市)等关键环节,现正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大力强化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全市有212家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4家企业获得小作坊认证,获证食品企业数量居潍坊市前列。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巡查和集中整治等,共检查企业690余家,出动执法人员1700人次,下达监察指令书170余份。 一年来,共组织企业特种设备管理、操作人员培训28次、培训人员1196人。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实行了分类监管,将全市240家企业列入定检计划。强化了执法力度,全年共受理民生热线、质监热线等投诉举报170余起,办理案件105起,有效震慑了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质量技术指导促发展 在我市,山东省商用汽车零部件质检中心于2013年初正式挂牌运营,可开展38个产品的277个参数以及75个方法的检验工作,全年出具各类检验报告475份,为220余家企业提供了样品检验和标准制修订咨询服务;气瓶检测中心涵盖民用、车载、钢制无缝和乙炔四大类气瓶综合检测业务,2013年以来,检验各类气瓶2300余只,排除潜在安全隐患200余起。 质检所具备了81个产品以及580个产品的8865个参数的检验资质,项目之多居省内县级市前列;计量所新建了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及精密露点仪标准装置等8项标准器,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总数达到42套,是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定的第一批二级计量实验室中3家县级所之一。 同时,以联盟标准以抓手,规范肉丸、肉串、绿茶、食品机械等产业发展;全力推行计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检定校准电子秤、配镜设备、加油机、出租车计价器等各类计量器具2.8万台件;指导75家企业通过了计量体系认证、2家企业获得C标志证书、1家企业创建成为能源计量标杆示范企业、15家省级重点用能单位实现了计量数据网络实时监控。 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 王磊局长表示,2014年,市质监局全局工作将围绕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展开。对外,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充分履行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将四大质量继续用项目化管理推进。对内,将各项业务工作与质量强市建设挂钩,推进质量法治、质量诚信、质量激励、质量提升等质量工程建设,力争促进我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早日成功。 同时,力争年内争创10个以上省名牌;继续采取网格化监管模式,确保定检计划内的企业产品定检率达到100%;严格源头控制,探索分行业监管;提高特种设备登记注册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微机录入率;突出隐患排查整改,确保不发生责任安全事故。 认真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推动产业升级;指导帮扶企业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力争新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3项以上,参与制(修)订国标、行标3项以上;推动零部件中心年内由省级升级为国家级实验室,力争有1-2个产品获3C认证发证检验资质,肉制品中心力争在6月底前完成装修,年底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验收。 王磊局长满怀信心地说,新的一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立足职能,继续围绕我市中心工作,强素质、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唱响质量最强音,助推龙城之腾飞。 本报记者 吕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