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重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诸城市经管局局长王润洪。 |
|

|
|
——访经管局局长王润洪 近日,诸城市经管局局长王润洪表示,2013年,市经管局把解决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农经各项工作全面有序推进,促进了农经工作转型跨越发展。2014年,市经管局将推进农业经营方式改进,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王润洪局长欣慰地告诉记者,2013年,经管局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民合作社运营机制规范、农村集体“三资”“四化”管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设施农业抵押贷款等工作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合作社发展成效明显、运营机制得到规范。经管局重视创新发展新型合作组织。规范创办程序,简化工作流程,积极发展土地、农机等新型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总量达到2136家,其中,2013年新增783家,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786%;其中土地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0家,新增23家,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00%。 经管局突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这个重点,规范土地流转机制,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奠定基础。对土地流转申请、审核登记、双方洽谈、合同签订、鉴证审批操作规程进行了规范完善,简化了工作流程;完善了市、镇街(园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操作程序,土地流转供需信息随时更新,定期由社区电子显示系统和镇街土地流转平台系统发布;发挥市、镇街(园区)、社区、经联社“四级”调处机构的作用,认真调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2013年,经管局共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70起,调解处结32起,仲裁38起。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45.6万亩,新增9.9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98%。 王润洪局长表示,经管局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设施农业抵押贷款这个瓶颈有了新的突破。鉴于目前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资金短缺,固定资产占比重过小,产品不符合抵押条件,难以找到有效贷款抵押物这一制约瓶颈,经管局与市农商银行达成协议,探索用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设施农业作为贷款抵押物贷款,目前正在密州街道东山社区试点。 同时,经管局强化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制度健全、设备配齐、人员到位、程序规范、工作实质”的要求,建立健全了镇街“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此外,经管局狠抓了农村集体“三资”“四化”管理这个亮点,实现了“三资”管理一体化、档案管理规范化、财务管理社区化、产权改革制度化。 王润洪局长表示,2014年,市经管局将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赋予农民承包土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今年的主要任务目标是,新增土地、农机等新型农民合作社100家以上,其中创办土地专业合作社20家,新建合作社联合社5家以上,扶持发展示范合作社20家,其中潍坊市级以上10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万亩以上,培育土地流转示范点5家;对新具备改制条件的经联社(居委会)的集体资产进行产权改制;完成剩余经联社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王润洪满怀信心地说。 为了完成新年目标,经管局在工作措施上,主要实施“三项改革”、规范“一个机制”、推进“三大提升”。三项改革主要包括,深入改革集体资产产权,在2013年产权改制的基础上,对原无经营性资产但经过发展新增加了集体资产、减少了负资产,具备了改制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开展产权改制;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入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设施农业抵押贷款途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规范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深入推进试点,规范交易内容,完善交易程序,加快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同时,经管局重视规范农村社区财务管理“一个机制”。推进包括提升农民合作社运营质量,提升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提升农村“三资”监管水平的“三大提升”。 本报记者 隋炜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