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委员们踊跃撰写提案 政协委员们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论证,从教育、交通、社会养老服务等各个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截至2月17日下午5时,政协第九届安丘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共收到提案116件,立案112件。 建议人:闫雪玲等 加强农村学校 师资教育水平 观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安丘市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程度有了较大提升,先后实施了标准化学校改造以及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数量等项目。但全市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偏远山区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匮乏现象仍很严重。受基层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及生活环境差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年轻的考选驻农村教师不能安心扎根。另外教师老龄化严重的局面,也极大地制约了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建议:严格控制农村中小学教师向城区的流入,做到调出一个补入一个;其次,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度。对不安心扎根农村,影响教育教学发展的予以清退。对在农村中小学教学期间有突出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果的教师,定期进行交流;最后,加强对教师流动合理性的监管,稳步提升中小学教育水平。 建议人:王福华等 延长沿途学校 路灯照明时间 观点:沿途路灯为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但令家长和老师担忧的是,在一些通向高中学校的路段,早上亮灯时间太晚或关闭,导致沿路光线太暗,时常发生学生与环卫工人、行人之间碰撞等安全事故。特别是在冬季早晨,环卫工人进行路面清洁的时间与学生上学时间相同,但环卫工人的反光服反光能力不明显,学生在上学路上无法清晰辨认,时常发生安全事故。 建议:建议路灯管理部门按照季节不同,重新调配市区高中学校辐射路段沿途路灯关启时间,特别是早晨六点至七点期间应打开相应路灯,平衡其他路灯照明时间,既能保证安全方便,也不会浪费电力资源,使之真正惠及学生和市民。 建议人:李勇等 成立活动中心 提高孩子素质 观点: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事关今后的健康成长和我市的繁荣发展,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公共基础设施,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和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载体,是提高青少年文化生活服务的主要平台。目前,我市虽有相应的活动场所,但无组织机构,青少年活动一直没有开展,这与我市日益繁荣的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 建议:成立青少年活动中心,设置乒乓球、武术、舞蹈、书法、英语等课程及项目,实行自愿自主参与原则,广大儿童、青少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爱好、特长及发展目标自愿选择项目。 建议人:刘玉梅等 加强城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 观点:安丘市经济社会正在飞速发展,各种机动车辆日益增多,停车难问题日渐突出,市中心部分主干道,由于缺少停车场所,承载的停车压力越来越大。现在安丘市汽车数量大幅增长,但停车场建设速度严重滞后于社会机动车辆增长速度,城区内停车设施预留地不足,繁华路段、大型建筑和商场停车资源缺乏。停车场的利用不够充分,停车收费标准不合理,少数驾驶人文明交通意识不强。 建议:搞好我市的“停车场”规划,加快停车场建设。在商业区建设立体停车场。一些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夜间向附近居民有偿开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难问题。规范和加强安丘停车管理,建立一个权威的集中统一管理机构,收费标准由物价部门制定,合理收费。加强宣传教育,让有车族树立社会公共意识,近距离不开车,节假日不往闹市区开车。 建议人:徐淑娟等 建立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观点:我市和全国一样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市的养老服务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投资渠道单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十分突出,再加上很多人观念陈旧,“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建议:建议政府统筹规划全市养老服务业,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结合我市实际,通过贷款贴息运营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支持乡镇供养机构在满足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基础上,改善设施条件向社会开放;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广泛提高社会认知度。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同时加大服务质量的宣传,提高购买服务意识,激活养老服务市场。 本报记者 刘国敏 实习生 宋树云 本报通讯员 韩桂义 庞洪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