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重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没掏3.18万元彩礼钱,婚礼黄了双方父母因此事闹僵,准夫妻劝说无果后无奈延期 |
|
|
老家青州市弥河镇的张女士与昌邑小伙王先生大学毕业后,都在潍坊城区上班。两人自2011年开始谈恋爱,现在已经谈婚论嫁。本来双方定好今年农历二月初二结婚,现在却因为“彩礼钱”闹得不可开交,无奈之下,两人只能将婚礼延期。“我父母要3.18万元的彩礼钱,可男友的父母表示他们已经买了房子、车子,再要这么多彩礼钱难以接受,我和男友真的很无奈。”2月20日,准新娘张女士对记者说。
为彩礼争执起来 定好的婚期延后 张女士对记者说,按照她老家的风俗,结婚之前男方应该给女方彩礼钱3.18万元,这个数字预示着“三家一起发”。所以在双方父母为两人订好了婚期之后,张女士的父母向男友家开口要3.18万元的彩礼钱。 这让男友王先生的父母不能接受,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为小两口买了房子、车子,作为普通家庭实在拿不出那么多的彩礼钱了。王先生的父母希望张女士的家人可以理解,毕竟这些都只是些形式,只要两个孩子以后能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而张女士的父母却认为这是原则问题,如果不按照风俗办,会让村里左邻右舍的村民看不起。并表示彩礼钱他们不会留下,会全部交到女儿张女士的手中。 王先生表示,本来两家订好了在农历二月初二举办婚礼,他们也已经在酒店定好了宴席。而现在双方父母为彩礼钱的问题争执不休,任何一方都不肯做出退让。 眼看着婚期即将到来,由于双方父母关于彩礼钱的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张女士和王先生只能先将婚期往后拖延。 怕女方父母要钱 留给上学的儿子 “我们两个都给家里的父母做思想工作,我劝我的父母拿这些彩礼钱,可是父母的态度很坚决,最后只打算稍微给点彩礼钱,比如1.1万。”王先生对记者说。 对于彩礼钱,女方父母表示只是走个“手续”,在村里会有面子。而男方父母则认为,女方父母要这钱是想留给女方家里还在上高中的小儿子,这也是他们坚决不肯给3.18万元彩礼钱的原因。 张女士表示,她父母的态度很坚决,她也多次劝过,可是父母一直听不进去。 “我跟父母说我们是自由恋爱,人家家里已经买了房子和车,按理说我们家也应该出点钱。现在男朋友家里也没有多少钱了,我也实在是不忍心再跟他们要彩礼钱,可是父母碍于面子一直不肯低头。”张女士告诉记者。 准新郎王先生坦言,他父母不相信女方父母会把彩礼钱给女儿,而是怀疑会留给小儿子。对于父母的怀疑,王先生虽然很无奈但也表示理解,父母辛苦了一辈子也没攒下多少钱。“我跟父母说了很多次,人家会把彩礼钱再还给我们,可父母就是不相信。”王先生无奈地说。 双方应各退一步 勿影响孩子幸福 家住奎文区乐民园小区的赵女士老家是菏泽,赵女士表示,按他们老家的风俗,彩礼钱最少的也在六万元以上。而她结婚的时候,家里一分彩礼钱也没要。“我们一家人认为,尽管彩礼钱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风俗,但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他们家里没那么多钱,你非要,除非是你不想嫁到他们家。”赵女士对记者说。 家住奎文区盛世豪廷小区的张女士老家是青岛,她同样也没收彩礼钱。她告诉记者:“我觉得这种事要入乡随俗,他们愿意给多少就要多少。在这些事情上,双方退一步海阔天空,毕竟以后都是一家人。” 我市文史、民俗研究专家于家干表示,关于彩礼钱的问题从历史很久远的年代就有。在古代的时候,双方都有专业的媒人,彩礼钱会由媒人跟双方进行协商。而现在,多是自由恋爱,也就不存在专业媒人。出现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双方父母坐下来好好谈谈,互相都做出让步。“婚姻是儿女一辈子的大事,不能因为彩礼钱这种风俗问题影响了两家人的感情以及孩子的幸福。”于家干说。 本报记者 刘晓梅 常方方 实习生 杨青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