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相声圈
 
标题导航
市民要学艺开个刺绣班
交还金戒指,她心安了
热水饺暖了老人心
两人成了好朋友
2014年02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民要学艺开个刺绣班



  2月17日,本报A4-A6版以《活累挣钱少,找个接班人挺难》、《有名又有利,潍坊核雕抖起来》、《产业化之路,大伙都来扶一把》为题,报道了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出路,不少市民纷纷来电表示想要学习“潍坊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想学刺绣的不少
  “你好,我想要学刺绣,学好之后想在社区里开个刺绣班,请问如何联系教刺绣的老师?”2月23日上午,安丘市新安街道的刘寒梅给记者打来电话。
  刘寒梅告诉记者,她是一名社区工作者,自小就喜欢做一些手工的东西,但是由于没有专业的师傅教导,所以在刺绣方面一直没有深入学习,这也成为了她心头的一个遗憾。“这次想要学刺绣不仅仅是给自己圆梦,更重要的是想要在社区里开个刺绣班,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刺绣。”
  今年42岁的马红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对刺绣有着特殊的情结。“潍坊刺绣是有自己灵魂的。”马红说,一件衣服如果有刺绣的装饰,整个感觉便会不同。所以,她在报纸上看到潍坊刺绣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记者进行了咨询。
兴趣耐心很重要
  2月23日下午,记者前往位于福寿东街和虞河路交叉口附近的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见到了潍坊刺绣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银凤。听到有不少人想要学习这门手艺时,李银凤非常高兴,她表示,如果有人来学习潍坊刺绣,可以免费在她的工作室里学习,架子和丝线她都可以提供。
  李银凤说,学刺绣兴趣和耐心非常重要,“如果不是真心热爱刺绣,只凭一时热情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同时,她提醒学习者,刺绣最初几年是不可能迅速得到经济回报的,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本报记者 李楠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