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6年6月,李弥留下一部驻守潍县城,自己率第八军主力西行,与从济南东开的第十二军、第七十三军、第九十六军对进,打通胶济铁路西段,9月底返回。一个月后,李弥指挥第八军主力再出潍县,沿胶济铁路东击,于11月开进掖县一带,进攻胶东解放区。潍县城成为第八军西进东击,攻打八路军、侵犯解放区的大本营。为解决和补充第八军后勤给养,早在这年4月,李弥就在潍县城设立了专门机构——潍县军民合作总站。 美其名曰“军民合作”,实为敛民财支持其打内战 第八军进入潍县城,经过了向地方示好、树立其形象的最初时期,开始向老百姓伸手。 1946年4月,第八军在向西进攻、打通胶济铁路西段做准备期间,李弥指令建立专门为部队筹粮备物的后勤供应机构——潍县军民合作总站。 这个机构,是在潍县原有类似组织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潍县城长期驻扎部队,地方上为便于筹措物资、应付军方,设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 日寇侵潍前,这样的机构基本是临时性和阶段性的。1938年1月潍县沦陷后,日军为搜刮民财,成立了常设机构——潍县调办所。 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任命为诸安昌潍先遣军司令、警备司令的厉文礼驻防潍县城,将潍县调办所改为潍县城防后援会,其开支由潍县第一区和潍县商会供给。后来改名为潍县代办处。同时,潍县的十个区各派代表一人,组成十区联合办事处,专门负责催要供应军队的物资。 这俩机构的组成人员,皆为地方官员和士绅。李弥认为,这样两个机构难以适应第八军庞大队伍军需供应的要求,遂将潍县代办处和潍县十区联合办事处整合,成立一个总站。实为搜刮民财,却美其名曰“军民合作”。 与以往类似的机构不同,第八军加强了对潍县军民合作总站(简称合作总站)的控制力。潍县县长王有为兼任站长,副站长为陈润生。第八军政治部派出蒋万泰任指导员,常驻站内进行掌控。 合作总站任务庞杂,从粮米、车马、柴草、家具、建材,到民夫、木工、瓦匠等,凡军队所需,无一不由其经手筹集供应。 不仅如此,连搜集共产党、八路军和解放区情报的特务职能,也划入其中。合作总站除了总务、征雇、供应三个组外,专门设立了情报组,由蒋万泰亲自掌握。组长为慈正民,他必须每天向第八军和山东保安第一师汇报情报信息。 合作总站各组人员,大部分为原代办处职员和十区联合办事处各区代表,有少部分是新参加的。经常驻站人员,大约五六十人。 合作总站的经费,由潍县全县十个区分摊。但是,由于潍县城郊以外的大部农村已经解放,或在共产党实际控制之下,国民党潍县政府各区署的涵盖面并不大,筹款十分困难。 要为第八军筹办大批物资、支应诸多事项,合作总站开支浩繁。从军方提的款项,经常不敷当天的开支,只好赊欠物主和雇工,勉强维持。
征用大量物资供应数万官兵,到头来只“借”不还 时间一长,第八军官兵的蛮横、粗暴便暴露出来。 县长王有为只是挂名站长,合作总站的日常工作由副站长陈润生具体负责。但是,陈润生的权限仅仅是分派任务、筹集物资、雇佣人员,分配调度、供应军方的大权,攥在指导员蒋万泰手中。 第八军各部队所需物资、民夫等,须凭盖有公章的借据到合作总站办手续,蒋万泰审批后照数供应。 有时蒋万泰不批或所批数量打了折扣,军方来的人不敢对蒋万泰施以颜色,就拿具体办事的人员出气。一旦得不到满足,便拍桌子瞪眼,破口大骂。 每每遇到此种情况,陈润生便与王有为的秘书李秀三商量,瞒着蒋万泰照数供应。事后蒋万泰知道了,也只好默认。 对于征用的物资,陈润生他们都按户、按名作价收账。第八军各部每天到合作总站领要东西,次数频繁,且要的都是急的,往往难以完全按时供齐。因此,军方人员打骂吵闹之事,不断发生,合作总站的人每天忍气吞声,疲于应付。 第八军数万人马,各部所要往往是大批量的,需各区分摊。譬如大车和民夫,要全县征雇,按规定日期送往部队,听候使用。 对于常用物资,合作总站总是提前筹集,存货备用。像马草,部队所要数量少时,即从站内存储部分供给;数量较大的,由各区直接送往部队。 为备不时之需,合作总站每天雇来大车三五辆、民夫十多人备用。不论是否被部队征用,合作总站都要发给他们劳务费。 军方所需物资,有的是购买,有的是征用。而征用的物资,名义上是“借”,实际上是要,归还的极少。 特别是建筑材料,现款购买的很少,大部分是征用,县城的各木材店铺无一幸免。现成的板材不足,第八军各部派人号下树木,任意砍伐。 尽管对木铺的字号、树主姓名及木料方数,合作总站都一一记明入账,发给收条,但从来没有偿还过。货主手中的收条,成了一张废纸。
眼见百姓不堪重负 道出实情得罪李弥 修筑碉堡等防御工事,需大量砖石、木料、大车,要雇用大批民夫,加上日常所用马草以及家具等,每天供应部队数字之大,十分惊人,百姓不堪重负。具体负责的陈润生憋不住了,在李弥指令召开的一次潍县各乡、镇长会上,陈润生发了声。 李弥的本意,是想通过此会让大家对自己歌功颂德。陈润生应邀入会,报告军民合作总站的情况。 会前,陈润生嘱咐会计,把供应第八军的物资价款开列出清单。陈润生拿着清单,没有经指导员蒋万泰、站长王有为审定同意,就在大会上如实公布。 此番“报告”,李弥极为不满。但陈润生句句属实,李弥不好当场发作,无奈强作笑脸“表扬”陈润生:“陈同志的意见很好,如果这样庞大的数目供应下去,那不几天就把潍县搞垮了。” 事过不久,李弥就指派第八军输送团团长李荩宣负责,清查合作总站的账目。 李荩宣派人传令陈润生,携带账簿到输送团团部清算,结果没查出任何问题。 李弥不甘心就此放过陈润生,又组织查账团再行清查。查账团由第八军政治部和军需处派人主持,为示“公允”,潍县党、政,军、团等地方机关、团体各派代表一人参加。 一帮人每天上午到合作总站聚齐,现场逐项审核,中午由合作总站招待酒饭,下午醉醺醺一哄而散。后来,除第八军政治部和军需处的人每天都到,作陪衬的其他机关代表,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应付了事。 查账团蹲了将近一个月,同样没有发现问题。于是,他们又节外生枝,说合作总站的经费主要由第一区和潍县商会供给,必须彻底追查这两处的账。 第一区和商会受到威胁,又不敢做假,只好请客送礼,对查账团军方人员进行贿赂。恰在此时,李弥率第八军主力西行,这场风波才不了了之。 1946年9月底,李弥率部从益都返潍,将潍县县长换上了自己的人——第八军副参谋长杨绪钊。 杨绪钊兼任了潍县县长,潍县军民合作总站站长一职也自然由其兼任;陈润生离职回家,副站长由袁观吾接任。时间不长,连副站长也换上了第八军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