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 杨金志 刘良恒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报告还提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向贫困宣战,向污染宣战,这是对两大改革发展“拦路虎”下的战书,是对解决“硬骨头”问题立下的宣言书。纵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解决若干重大民生问题作出了十分详尽的安排,列出了相当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其中,对贫困问题、污染问题使用了“宣战”这种并不多见的硬朗词汇,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为什么要“宣战”?这其实触及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发展为了什么?归根到底是为了民生。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速很快,但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没有显著提高,这就是“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增长;如果我们的经济总量持续提高,环境质量却节节倒退,这就是没有质量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发展”。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贫困问题和污染问题,都是重大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面对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坚决“宣战”、正面“迎战”、集中力量打“持久战”“歼灭战”,容不得丝毫的回避和退缩。 贫困问题不容忽视。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人均国民收入还不算高,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即使在一些大城市的高楼大厦背后,也还有为数不少的棚户简屋。“民生多艰”,对不少人来说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向贫困宣战,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特别是要着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还要消除“零就业”家庭,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连片棚户区改造,等等。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用政府的“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必须“授人以渔”和“授人以鱼”并举,必须深入完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顶层设计”。 污染问题同样牵动人心。近期,首都北京等地区的雾霾天气令人心忧,蓝天白云成为一种奢侈品,消除空气污染很大程度上要“靠大风吹”“看天吃饭”。正如工作报告中所说的那样,“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 向贫困问题、污染问题等“硬骨头”宣战,体现出的是正视问题的勇气,是解决问题的担当。战书已下,就当破釜沉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消除人民的忧虑,以夙夜在公的努力增进人民的福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