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1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201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水陆空”三位一体向污染宣战
2014年03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陆空”三位一体向污染宣战



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着重从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进行部署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报告还着重从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进行了部署。这意味着中国将“水陆空”三位一体开展污染防治。
空气 实行联防联控
  报告摘要
  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
  报告解读
  “雾霾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要消除不会一蹴而就。”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义说,大气治理单靠某一个城市来解决是不行的,需要深化区域联手、联动、联治。同时要认真分析各区域雾霾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系统地、科学合理地进行治理。
水源 实施清洁水行动
  报告摘要
  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
  报告解读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来看,当城市化率达到50%以后一段时期,往往会从水量型危机转向水质型危机,水污染事件进入高发期。
  “水生态治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旦放松管制或者治理力度降低,水环境的状况就可能出现反复。我们要树立以生态修复、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科学治水理念,通过法律政策、市场机制、科学技术,解决水安全问题。”仇保兴说。
土壤 实施修复工程
  报告摘要
  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报告解读
  “没有清洁的土壤,何来健康的食物。”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说,土壤污染是综合性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过量化肥农药污染和大气沉降物污染等。
  不少代表委员表示,为了人类健康,必须持续加大对污染行为监管和惩治力度。加快实施土壤修复工程,为大地“排毒”。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 号召群众揭发破坏环境现象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3月5日说,去年以来,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和采取多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从效果上看,一些地方大气质量出现积极变化。环保部号召群众揭发破坏环境现象,一旦发现,就狠狠处理。
  周生贤是在5日举行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后接受记者联合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
  去年9月,国家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22项相关配套政策,对污染严重的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实行特别排放限制。此外,还修订和出台29项排放标准,发布9项治霾技术指南,和31个省区市签订了相关责任书。
  “一些变化正在积极发生。”周生贤引述相关数据说,相比去年,在可比口径一致和气象条件相同情况下,一些地方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尽管如此,周生贤指出,环保部在最近采取的拉网式检查和督查中仍然发现三方面问题:一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偷排,没有尽到社会责任;二是有的地方存在政府保护现象;三是环保部门监管仍不到位,有的地方还存在不作为现象。
  周生贤表示,治理空气污染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只要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老百姓就会感受到效果。
代表建议 开辟治理雾霾“新思路”
  针对备受关注的雾霾污染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孟庆强认为,我国跨区域、远距离运送电力的特高压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应大力建设特高压线路,将西北、西南部的电力送往北方地区,改变北方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可以开辟治理雾霾“新思路”。
  孟庆强介绍,尽管我国的水电、风电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仍然占到了78%;我国区域能源依然是传统的就地解决,京津冀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区域火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北方的雾霾中微小颗粒物50%以上来源于煤炭,说白了就是烧煤烧出来的。”
  孟庆强介绍,特高压输电技术用于远距离输电,我国首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建于2007年,目前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前列。我国新疆等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四川等西南地区水电资源丰富,通过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可以将西北、西南地区的电力送往北方地区,改变北方地区的能源结构,以电代煤,减少对煤炭的依赖,这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手段。
  “我们正在利用特高压技术改变重庆的能源结构。目前重庆的电力缺口很大,2015年的电力缺口达到200万千瓦。我们已经向相关部门提交了雅安—重庆—武汉交流特高压工程、新疆哈密北—重庆直流特高压工程两条特高压线路建设申请,目前正在核准中。”孟庆强说。
  孟庆强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认识到特高压技术的重要性,加快建设步伐,将这一技术应用到治理雾霾当中。
◎其他解读
今年军费预算 约为8082亿元 
  3月5日,财政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提及,2014年军费预算约8082亿元,较上年涨12.2%,这是我国国防费连续第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也是国防费总额首次突破8000亿元。
  增长速度合理
  “保持这一增长速度是合理的,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需要。”全国人大代表、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3月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到今年国防预算时说。
  陈舟指出,国防费规模的确定,既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要适应国防需求。作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大国,我国军费总量是较低的。世界主要国家军费开支一般占GDP的2%到4%,而我国只有约1.5%,远低于美国的4%。从1991年到2013年,世界各国军费开支占全球GDP总额的平均水平为2.6%,而我国仅为1.28%。
  “相对于世界主要国家,我国国防投入无论是占GDP的比重,还是国民人均、军人人均军费,都是比较低的。”陈舟说,中国的国防费完全是公开透明的。
武器装备占大头
  记者采访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军事专家了解到,2014年增加的国防经费将重点向武器装备倾斜,训练费用也将相应增长;军兵种方面则会向海空二炮倾斜。
  海军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分析说:“我军正面临军事转型,我国推进军事变革立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虽然与俄罗斯有部分合作,但国防科技主要发展依赖自己的力量,从无到有,从低端到高端,装备的更新换代,国防高科技发展要靠自己的力量,这也需要加大投入。”
  张军社认为,在新形势下,国防费用增加最少投入的应该是人员生活费,主要用于改善官兵生活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强大军队,巩固国防,需要有投入,包括军人的待遇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