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潍坊新闻·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201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求职未果,俺的简历去哪了
2014年03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求职未果,俺的简历去哪了
  在四平路人才市场招聘会上,一位求职者在填写材料。



用人单位自行处理应聘材料,市民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
  求职没成功,那应聘时交给招聘单位的材料是不是应该退还?3月5日,市民王先生向记者反映,他最近在找工作时发现了一个问题,遇到一些不太适合的岗位,他想退出应聘,但对方拒绝退还求职材料。由于材料中包含很多个人隐私信息,王先生很担心会被泄露。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不会退还求职者的求职材料,而法律上对此也没有明确规定,求职者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保护意识。

反映
陌生单位竟知道
我很多个人信息

  3月5日上午,家住高新区银枫花园小区的王先生向记者反映,最近一段时间他在找工作,已向一些用人单位投递了个人简历,但一直没有碰到心仪的工作。他想退出应聘,但对方拒绝退还求职材料。
  前几天有人给王先生打电话,问他是否正在找工作,而且对方把他的姓名、住址等信息说得分毫不差,这让他感觉很诧异。“我并没有向这家公司投过简历,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到我的电话的,而且我的个人信息他们都了解得非常清楚。”王先生说。
  家住奎文区丹桂里小区的张先生也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参加了在新华路人才市场举办的一场招聘会,向一家私营企业投递了简历,双方初步沟通后,他被这家公司录用。随后,他向这家公司补交了学历证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上班以后,我感觉这家公司的办公环境跟我想象的差别有点大,便辞职了。”张先生说,可当他向该公司的人事部门索要自己的应聘材料时,却被告知应聘材料概不退还,公司代为保管,不会泄露。
  “我的材料里还有身份证复印件呢,假如信息被泄露了怎么办?”张先生认为,他不在那家单位工作,对方无权扣留他的应聘材料。
走访
多数单位不归还
求职者应聘材料

  3月5日,记者对招聘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用人单位都不会归还求职者的应聘材料。
  当天上午,记者走访了制药、家政、生物、机械等行业20家招聘单位,其中有14家招聘单位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对于未被录用的求职者的求职材料有专门的规定,会在短时间内碎纸销毁;有两家招聘单位称会把求职者的求职材料制作成人才库进行存档,方便以后录用。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网投的简历,多数公司都会有专门的数据库进行存放,隔半年或一年清理一次。“退还求职材料实在太麻烦了,不过我们绝对不会泄露求职者的个人信息。”一家机械公司的招聘人员陈先生说。
  “目前我们没有给求职者退还简历的做法,对于收到的简历材料,一般都会保存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然后对其进行销毁处理。”潍坊亨利达钢结构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员刘世文说。
  在采访当中,很多求职者对于招聘单位不退还简历的做法表示理解,“就算你没有被录用,招聘单位也不可能专门打电话让你来拿简历,实在是太麻烦了。”求职者郑见对记者说,不过假如通过了面试,后续递交的求职材料里面包括了求职者的身份证、学历证等信息,就不应该被随意处置了。
建议
在重要复印件上
注明“应聘专用”

  对此,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大部分招聘单位都不会退还求职人员的求职材料,有的招聘单位不退主要是嫌麻烦,而且就算招聘单位想退,也有的求职者嫌麻烦不愿去取。另外,也有的招聘单位将简历作为储备人才的一种方式进行保留,还有的招聘单位则会直接进行处理,或是保存一段时间后进行保密处理,也就是通常说的碎纸处理。
  这位工作人员建议,求职者以后在投递简历时,可以在身份证、学位证等一些重要证件的复印件上加上“仅供某某企业招聘使用,复印无效”的字样,防止自己的求职材料被滥用。
◎律师
  是否应该退还
尚无明文规定

  山东王杨律师事务所的王建华律师告诉记者,虽然取回应聘材料是求职者的权利,但目前法律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而且如果招聘单位称已将求职者的求职材料销毁的话,也没办法对其进行追究。他建议,求职者自己需要提高信息保护意识,到正规人才市场求职,防止被不正规单位窃取或泄露信息;另外在应聘时未被聘用或退出,可当场向招聘单位提出退还身份证复印件等重要材料。
  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法律法规当中都有规定,而作为搭建求职平台的人才市场,也会尽可能地对求职者进行提醒。但招聘单位是否已将求职者的求职材料进行了销毁处理,他们也无权干涉。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只规定用人单位不能扣留员工原始证件,但对复印件没有规定,一般用人单位会对求职材料进行销毁,如果用人单位泄露求职者个人信息,或将证件信息用到其他方面,造成实质性伤害,求职者可以向法院起诉。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