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道帅等数名国字号排球精英为潍坊面孔 3月5日,2014年全国青少年U18女子排球锦标赛落下帷幕,潍坊中学队最终获得冠军,显示出了强大的实力。记者了解到,现在的排球圈,一提到选拔优秀的年轻队员,很多教练都会想到潍坊,特别是一些高校的排球队,他们选材的第一站大多是潍坊。 各地教练眼馋潍坊排球人才 刚刚在潍坊落幕的2014年全国青少年U18女子排球锦标赛上,潍坊排球的青训优势再次显现。担任此次比赛仲裁委员会主任的王冲告诉记者,这次来潍坊参赛的队伍是全国这个年龄段水平最高的,潍坊一批批的排球人才让全国各地的教练都非常眼馋。“现在的排球圈,一提到选拔优秀的年轻队员,很多教练都会想到潍坊,特别是一些高校的排球队,他们选材的第一站大多是潍坊,潍坊的队员身体条件好,技术好,有比赛经验。”王冲说。 做为上海男排的前主力队员,黄波曾夺得过全国男排联赛的冠军,这次,黄波以主教练的身份带领上海复兴中学女队来潍坊参加了U18女排锦标赛。黄波告诉记者,排球运动在上海开展得比较好,但普通中学里有排球队的还比较少,高水平的青年球员基本都在业余体校和专业队的青年队。潍坊有这么多好苗子,非常让人羡慕。“这次参加全国U18女排锦标赛,我们最不愿碰的就是山东的球队,特别是潍坊的队伍。”黄波笑着说。 中国男排主攻手有潍坊小伙 2014年男排世锦赛亚洲区资格赛C组比赛中,中国男排主攻位置上出现了一个年轻面孔,他就是来自潍坊的21岁小将季道帅。与大多数运动员出身体校不同,季道帅的排球生涯开始于一所普通的中学。这所学校就是潍坊市唯一的一所全国艺体特色名校——潍坊七中。作为潍坊七中男排的主教练,王国刚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季道帅时的情景,“2002年学校组织起了排球队,2003年开始招生。在2003年的一次活动中,我碰到一个小家伙,当时还是在一次篮球活动中认识了季道帅,感觉小孩条件不错,就把他选到了排球队中。”王国刚说。 王国刚告诉记者,季道帅2003年上初中时才开始接受排球正规训练,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展现出过人的排球天赋。“等到高三的时候,其他学生都谈考大学的问题,季道帅找我谈的不是考大学,他说还没有打够排球,给我触动很大,因为当时中学往专业队送的队员毕竟是少数。后来,他进入国家青年队,一步步又进入国家队。”王国刚说。 从中学校园直接进专业队,然后一路进国家队打上主力,季道帅创造了中国体育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但是,这恰恰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就像潍坊市体育局局长耿文所说的那样,校园体育和专业体育本来就不冲突,而且是一种有力的补充。 大部分学生能进入名校就读 像季道帅这样有天赋同时又非常热爱打球的孩子毕竟不多,学校体育的主流和方向还是为大学和高校培养输送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在这方面,潍坊市体校及几所排球项目开展较好的中学有了比较成功的青训经验。 据记者了解,在潍坊练排球的孩子出路都不错,在潍坊市体校,除了个别参军和走上模特道路的,大多数都能凭借排球特长进入大学。潍坊中学排管中心主任陈会泉告诉记者,潍坊中学男女排队员毕业后升入“211工程”、“985工程”大学的人数能占到球队人数的75%以上。 据了解,我市不少学校排球队建制都在五六十人以上,远远超出每支排球队12人两支排球队24人的规模,而且这样学校还都相应建立了自己的初中甚至小学的后备人才基地。一级一级的校园青少年排球训练体系为潍坊市体校排球队选拔优秀苗子精雕细刻,向更高级别专业队输送提供了人才支撑。潍坊七中女排主教练于洋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把优秀的排球苗子先放到潍坊三中学习,学生放学以后再到七中进行专业训练,在不影响文化课学习的情况下,周六和周日延长训练时间。 跳出排球抓排球是成功经验 潍坊是全国排球之乡,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国家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获得十二运会青年组女排冠军的山东女排中五名队员来自潍坊,季道帅、宋建伟出任中国男排主攻手,杨方旭、李静入选中国女排“郎之队”。 潍坊排球能脱颖而出,一条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跳出体育看体育,跳出排球抓排球”。多年来,市体育局有意识的把一些排球运动员安排到学校担任体育教师或者排球教练员,这一举措对整个排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潍坊市排协秘书长、潍坊市体校校长王万胜告诉记者:“排球一直是潍坊体校的传统优势项目,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的潍坊二中以及现在的潍坊中学、潍坊一中、潍坊七中相继成立排球队。还有昌邑一中、寿光一中、临朐新华中学、青州实验中学等都有了业余排球队,潍坊排球的基础能达到现在的规模和水平,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文/本报记者 付东升 图/本报记者 刘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