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乌克兰乱局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201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美军舰赴黑海,博弈再升级
2014年03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军舰赴黑海,博弈再升级
  3月7日,美国海军“特拉克斯顿”号导弹驱逐舰在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上航行,准备进入黑海海域。新华社发
  乌克兰首都基辅附近的一家燃气站。
  2013年11月30日俄罗斯索契一家新建成的热电厂。



乌克兰终止克里米亚入俄公决效力 俄欲给乌“断气”
  美军“特拉克斯顿”号导弹驱逐舰3月7日下午穿越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前往黑海。同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说,由于乌克兰拖欠天然气供应费用达18.9亿美元,俄方可能中断供应天然气。美俄在乌克兰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博弈进一步升级。
各方动态
乌克兰 终止克里米亚入俄公决效力
  代行乌克兰总统职责的议长图尔奇诺夫7日签署命令,终止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6日关于举行全民公决决定的效力。
  图尔奇诺夫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上述命令,并宣布命令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命令说,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的决定违反了乌克兰宪法的一系列准则。根据宪法,乌克兰的主权遍及全境,现有边界内的乌克兰领土是完整和不可侵犯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是乌克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涉及改变乌克兰领土的问题必须通过全乌克兰的全民公决来解决。
  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6日通过决议,宣布克里米亚将以联邦主体的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同时决定将关于该共和国地位的全民公决从本月30日提前到16日举行。
  图尔奇诺夫6日表示,克里米亚议会的决定是非法的,乌克兰议会将提出解散克里米亚议会的动议。
美国 导弹驱逐舰载300海军赴黑海
  美军“特拉克斯顿”号导弹驱逐舰7日下午穿越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前往黑海,美俄在乌克兰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博弈进一步升级。 
  土耳其多安通讯社说,这是俄罗斯、乌克兰和美国的4艘军舰在一周内相继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驶往黑海,并分头筹备各自的军事演习,显示了美俄两国在克里米亚问题互不相让的姿态。
  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31公里,土耳其海岸警卫队的一艘快艇一直护送着美军的“特拉克斯顿”号导弹驱逐舰。“特拉克斯顿”号导弹驱逐舰是“乔治·H·W·布什”号航母战斗群的成员。
  搭载300名海军官兵的“特拉克斯顿”号导弹驱逐舰6日离开希腊前往黑海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军队举行演习。美方称,这一行动属于“例行”部署,在乌克兰局势恶化前就已经确定。该舰预计将于本周末抵达黑海海域。
俄罗斯 警告美欧不要采取制裁措施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7日提醒美国不要对俄采取制裁措施,以免反噬自身。俄外交部同日发表声明表示,一旦西方对俄实施制裁,俄罗斯将进行报复。
  拉夫罗夫当晚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拉夫罗夫在通话中提醒美方不要仓促做出决定,并称采取损害俄美关系的制裁措施将不可避免地反噬美国自身。
  俄外交部当天早些时候发表声明说,在当前国际社会尽一切努力寻求解决乌克兰问题时,欧盟以“极端非建设性”的立场,中断与俄罗斯的简化签证合作。声明说,俄罗斯不接受有关制裁和威胁的话语,一旦制裁措施实施,俄罗斯将进行报复。
  俄外交部在当天的另一份声明中表示,6日举行的欧洲理事会特别峰会再次错过给予乌克兰问题客观评价的机会,俄方对会议关于制裁俄罗斯的威胁感到困惑。
  拉夫罗夫8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与塔吉克斯坦外长西罗吉金·阿斯洛夫会晤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不是这场危机的制造者。而且,尽管我们多次发出警告,危机却逆我们的警告而爆发。”
  拉夫罗夫说:“我们愿意与外国同伴进行真诚、平等和客观的对话,帮助乌克兰寻找化解危机的方法。我们愿意继续对话……但不允许把我们描述为冲突当事方。”
  拉夫罗夫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还表示,乌克兰临时政府不是独立的,而是依附于那些篡夺了政权的激进分子。
声音
潘基文呼吁各方冷静对待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内西尔基7日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各方冷静对待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决定举行的全民公决。
  内西尔基当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说,克里米亚议会近日宣布将就克里米亚是否加入俄罗斯问题举行全民公决“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重大事态发展”,“潘基文就此呼吁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乌克兰当局冷静对待此事”。内西尔基还说,“所有相关各方都应该考虑到在情急之下作出的任何仓促行动或决定可能产生的影响”,潘基文已一再强调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必要性。
  内西尔基说,联合国秘书长顾问罗伯特·塞里目前仍在基辅同乌克兰及相关外交人士进行磋商,将于8日离开乌克兰,返回其担任联合国中东和平进程特别协调员的驻地耶路撒冷。
  此外,联合国负责人权事务的助理秘书长西蒙诺维奇已抵达基辅,开始对该国进行为期8天的考察,其间将访问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乌克兰东部、西部和南部,实地评估人权状况。

◎相关新闻
俄欲给乌“断气”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7日在莫斯科告诉媒体记者,乌克兰目前仍未支付今年2月份的天然气费用,加上先前欠款,乌克兰拖欠总额已达18.9亿美元。
  “这违反了我们的合同,也不符合国际贸易法规。乌克兰实际上已停止付费,我们不能免费提供天然气。”米勒说。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先前宣布,从今年4月起终止以优惠价格向乌方输气。
  米勒说:“乌克兰必须偿还欠债并支付现期供应费用,否则2009年那一幕将再次上演。”俄乌两国2009年1月初曾因天然气供应价格、过境费用和债务偿还等问题发生争端,俄罗斯停止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并一度中断经乌向欧洲供气。

美难接手“补气”
  美国白宫发言人乔希·欧内斯特7日说,利用美国天然气资源解决乌克兰危机短期内恐怕难以实现。
  美国政府高层先前讨论,把美国天然气出口到欧洲,减轻欧洲对俄能源的依赖,从而让欧洲愿意对俄实施制裁,帮助解决乌克兰危机。数名议员本周提出议案,要求能源部及其下属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加快审批程序,使供气工程尽快开工。
  欧内斯特在“空军一号”上告诉媒体记者,即使美国改变能源政策,恐怕短期内也无助于解决乌克兰危机。同时,由于欧洲地区这个冬季气候较为温和,天然气库存量高于正常水平,并不紧缺。
  “因此针对乌克兰局势而提出的天然气出口政策提案不会立即见效。”他说。
  路透社分析,由于乌克兰没有接收终端,即使美国能立即输出液化天然气,运输过程也将成问题。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