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利空施压,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 本报讯 3月10日,沪深两市大幅下跌,沪综指下破2000点,深成指盘中创出近九个月来新低。两市九成个股下跌,43只个股跌停。截至10日3时收盘,沪指报1999.07点,跌58.84点,跌幅为2.86%,成交950.33亿元;深成指报7118.44点,跌210.04点,跌幅为2.87%,成交1246.03亿元。潍坊本土19只A股上市公司,仅*ST亚星一家收红,涨幅0.5%,其余十八家全部下跌,孚日股份、共达电声、青鸟华光、同大股份四只股票跌幅超过5%,美晨科技跌停。 从当日大盘行情来看,全盘近绿,近九成的股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从个股方面看,航空、保险、旅游三大股集体走低。到收盘,南方航空、东方航空等集体大跌,保险股中,新华保险跌近5%,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全线弱势,中国人寿几乎跌进历史最低;在旅游、出境游三大上市公司中青旅、中国国旅、众信旅游等大幅重挫。 银行板块跌2.79%,平安银行、兴业银行跌逾4%,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跌幅居前。传媒板块跌近4.71%,长江传媒、浙报传媒、粤传媒跌9%,新华传媒、中文传媒跌8%。券商重挫3.29%,长江证券、华泰证券、山西证券跌4%,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中信证券等跌幅居前。 板块全线飘绿,早盘领涨的ST板块,在大盘拖累下也翻绿,到收盘,跌0.13%,成为当日跌幅最小的板块。 据分析,从消息面看,影响走势的利空因素主要有:1、本周两会将结束,市场担忧维稳力量撤退,且IPO发审会重启在即;2、马航事件令航空大盘股、保险股以及部分旅游股承压;3、“超日债”违约事件继续发酵并影响到国内大宗商品;4、证监会主席肖钢9日表示,今年将出台退市改革办法,部分造假、业绩大降等前景不妙的个股减持出逃意愿增强,且本周解禁市值属年内偏高水平;5、2月CPI以及PPI均降至数月低点,反映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压力依旧较大。由此,市场对后市的顾虑情绪加重。 除了上述短期的利空影响外,两会后IPO重启不可避免,而市场本身存量资金不足、增量资金进场意愿不强,因此供求失衡关系仍较严重,大盘走势并不乐观。不过,由于改革转型持续推进,且中小盘类指数明显强于大盘,因此即使短期大盘向下变盘,但类似2008年那种狂跌通杀的局面难以出现,结构性机会仍将存在。 (记者 李廷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