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掏腰包买树苗,义务栽植240株榆叶梅 3月12日是植树节,在植树节来临之际,安丘市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的一百多名义工们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到齐鲁酒地文化产业园,他们自掏腰包购买树苗,义务栽植了240株榆叶梅。据了解,此次植树活动后,义工们也会定期维护树苗。
义工自带工具播绿 3月9日上午8时30分,记者来到安丘市齐鲁酒地文化产业园东侧一处荒坡看到,坡地上已经整整齐齐地挖好了两百多个树坑,身穿红色马甲的安丘义工们正在一块空地上领取树苗,有的也早早来到树坑点用铁锨将树坑挖深。义工以三个人为一个单位,有扶树苗的,有清理碎石的,还有填土的。等到几人埋土踩实后,他们再到水车那里领水浇灌。“土要踩结实了,但不能填得太满,不然水浇不进去。”旁边有经验的义工不断地提醒其他义工。 记者在植树现场看到,铁锨、水管、水桶等植树工具都准备得非常齐全。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的副理事长王增涛告诉记者,大家的热情都很高,当初征集的时候报名的人很多,但这块荒坡只能栽240棵树,所以还有很多没有来的义工。 “我们很多义工的植树工具都是为了这次活动特地买的。为了唤醒广大市民爱护环境的意识,让安丘的山更绿,天更蓝,我们平时做了不少工作,因为我们也想为建设秀美安丘贡献出我们义工的一份力量。”王增涛告诉记者。 一家三口齐上阵 记者在植树现场看到,大家的热情非常高涨,有不少是一家三口一起来栽树的。今年5岁的刘春杉在父亲和姐姐的带领下也加入到了植树活动中。记者看到,在家人的帮助下,刘春杉有模有样地做起了填土工作。“我家的两个孩子都是小义工。平时孩子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得不到锻炼。但是安丘义工组织这次植树活动,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还能让孩子增长知识。明年的活动我们还会再来的。”刘春杉的父亲刘明海高兴地说。 家住兴安街办道口村的王连纯是第二次参加植树活动,他表示,他觉得这样的活动挺好的。第一次是在青云山栽植爱心林,当时种了6株树苗,这一次又种了6株。每年3月9日来种一次,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对能提高小孩的绿化意识,孩子来了之后非常高兴。 来自东城双语实验学校七年级二班的孙荣俊平时很少有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他告诉记者,虽然学校的老师也教育自己平时保护环境,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做出什么具体行动,只能是爱护学校草坪之类的小事。这次能跟着妈妈一起来参加植树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开阔了心境,看到自己栽好的树苗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不少孩子都跟孙荣俊抱着同样的想法,今年13岁的刘春蕾告诉记者,“我是和爸爸一起来植树的,这次活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回归自然,还让我知道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原本以为植树只是挖个坑埋点土就行了,没想到挖坑的深度也有要求,树坑挖得太深了,树苗就不能存活很长时间。” 植树不忘护林 王增涛告诉记者,他们不光要把树苗栽上,还会把树护理好。义工活动向来都是有始有终,不会组织一次之后就结束。他们会定期查看小树苗的生长情况,在树苗出现虫害或杂草过多的时候,就会定期组织义工们前往除草除虫,并及时补种树苗。 据了解,安丘市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几乎每年都举行春季播绿活动,在植树节来临之际都会带领义工们自发去种树护林,齐鲁酒地文化产业园的“爱心林”是安丘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组织栽植的第三处“爱心林”。每次植树活动,安丘义工工作人员都会事先到植树地点勘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栽植数量和栽植树木的种类,这次就特地选取了能够适应气候变化的榆叶梅。 文/图 本报记者 花凯 实习生 宋树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