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泄露个人信息的违法成本加大,最高罚50万元 刚买新房一周的时间,钥匙还没到手呢,多家装修公司的电话就纷至沓来。虽然知道有人“出卖”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但投诉无果。从3月15日起,新消法开始实施,新消法中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出来,对维护消费者个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买房不久收到多家装修电话 “您好,赵先生吗?您在江山帝景小区买的房子装修了吗?”“您的新房钥匙拿到手了吧,要不要装修?”“我公司在搞促销活动,现在装修价格会比较实惠!”说起买房子的事,在奎文区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赵晓辉表示很无奈。 “我于2012年在江山帝景小区买的房子,刚交上首付一周,就有装修公司给我打电话了,我问他们是怎么知道我联系方式的,他们只说有自己的渠道,不便透露。”赵晓辉说,自己的新房是父母买来打算给自己结婚用的,想等结婚的时候再好好装修一下,没想到自己还没着急呢,却急了这些装修公司。 “这些装修公司实在太‘牛’了,连我住哪个小区几号楼都清清楚楚。”赵晓辉说,还没交房时装修公司就了解得非常清楚,他觉得个人信息可能是从售楼处那泄露出去的,他曾打电话咨询售楼处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没有泄露任何人的个人信息。“去年我也打过12315投诉电话,但工作人员告诉我,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法律中并没有相关规定。”赵晓辉说。 新消法将个人信息保护写入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简称:消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3年10月25日通过,修改后的消法首次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消费者权益确认下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新消法第29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如果发现个人信息泄露,通过公安机关找到泄露源后,应通过法律途径阻止其再向消费者发送信息、打电话等行为,并向被泄露人赔礼道歉。”潍坊市消费者协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最高罚50万元 潍坊市消费者协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消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出来,同时也加大了泄露个人信息的违法成本。 工作人员表示,新消法认定“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本报记者 李早花 实习生 张艳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