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人文潍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炮火中感受诸多动人故事
2014年03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炮火中感受诸多动人故事
  1950年时的王愿坚。
  青年时代的王愿坚。



  1944年7月,15岁的王愿坚和堂弟王愈坚来到部队当了兵。对于15岁的王愿坚来说部队上的一切都很新鲜。在战斗的炮火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使王愿坚产生了创作欲望。1945年,他编写了叫《回头》的小话剧,这是他的处女作,内容是反映战士自觉遵守纪律,缴获了东西归公的故事。这个剧在部队演出后受到欢迎,王愿坚还在剧中扮演了一个小战士。
应考作文构思巧妙,少年时代初露才华
  1943年,14岁的王愿坚读完小学,考入新恢复的诸城中学。据其堂弟王愈坚回忆,这年入学考试的作文题目是一个“秋”字,应试的学子们按这个“秋”字各人破题作文,有引经据典作为题材的,有以景抒怀感叹秋色的,可谓多姿多彩。王愿坚则是抓住了“去年的秋是一个秋,今年的秋也是一个秋”这样一个立意,抒发自己的志向情怀,这篇作文受到了主考老师的好评,在以后的讲课中,老师也常以这篇作文为范文,分析构思技巧。这件小事足可见证少年时代王愿坚初露才华的天资。
  那时,王愿坚家经过战乱已经处于败落的地步,在中学,他和多数穷学生一样,每个星期都要回家背干粮,相州到诸城县城四十里路,成为王愿坚人生之路上最早的长途跋涉。在学校,没有炒菜,吃饭时,是一边啃着咸菜,一边喝着冷开水下饭,虽然过得清苦,但知识的长进也给他带来更多的乐趣。
  在学习方面,他是一个勇于钻研、勤于思考的人。苏东坡在密州时建的超然台是诸城著名的文化胜地,因苏轼在这里写过一些名篇而名闻天下。每有闲暇,王愿坚便和同学们结伴登上超然台南望峰峦起伏的常山、马耳山,北眺一脉碧波北去的潍水,寻诗觅句,追怀先贤,品味苏东坡诗词的意境。
  少年王愿坚对知识的追求有着追根究底的执着。有一次,同学孙铁民突然问王愿坚:“‘逻辑’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外来词,在当时,有一般私塾学底的学生根本答不上来,王愿坚当然答不出,他顺口按照谐音回答说:“大约是‘罗而集致之’的意思吧。”同学觉得也有些道理。回到寄宿地,王愿坚因为自己回答得盲目而深感不安,他决心搞个明白。费了好大的力气,他终于在书中查到这个词目的正解,这时已经是深夜了,他躺下睡不着,想着尽快给同学送去这个正确的解答,翻来覆去折腾了一大会儿,最终还是爬起来,在灯下写出了解释这个词的纸条,出门摸着黑,穿过了半个城区走到同学孙铁民家门口,喊醒了已经熟睡的孙铁民,告诉他一个解释问题的纸条已经从门缝中塞进,让他留意收起,这才坦然地回去休息。
  这一段时间,王愿坚家中缺吃少穿,已经难以为继。有一件事愿坚终生难忘,父亲这位教书先生为了全家的生活,无计可施,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拿着自己心爱的砚台出去卖了,临行前,被王愿坚看见了,他问父亲拿砚台干什么去,父亲只好说了实情,但他告诉愿坚:“这是没有办法才这么办的,以后你们可不能做这种事,这可是读书人离不了的东西啊!”
  在诸城,他只读了一年初中就因家庭困难退了学。

离开家乡投奔部队,兄弟二人结伴参军
  1944年7月,15岁的王愿坚和堂弟王愈坚一起,跟随在县委工作的孙朴风(后为山东省技工师范学院院长)到驻在山区的县委参加了工作。不久,就被送到山东军区的驻地日照县参加了八路军。
  相州是敌占区,鬼子控制很严,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王愿坚与堂弟愈坚和料疃村的孙炳华三人跟随孙朴风离开了家乡。故乡的夏夜,田野里响着此起彼伏的蛙声,给死气沉沉的黑夜增添了一丝生气。他们四个人不敢走正路,只在满坡的青纱帐中穿行。下半夜,走到相州西约20里远的乔戈庄村前的一片高粱地里,突然听到有响声,似乎是弄枪的声音,为防不测,四个人分头跑开。孙朴风毕竟有斗争经验,处变不惊,就虚张声势地大喊:“三班长,到左边,二班长,到右边!”不一会儿,他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那弄枪的人不过是一个看瓜的农民,经一番喊叫看瓜人也被吓跑了。王愈坚被吓得乱跑,扑通掉进苇塘里,弄成泥猴。原来,慌乱中他把苇子梢当成平地了。王愿坚则跑到一个水沟里躲起来。孙朴风着急地找着三个少年,到处喊着:“愿坚!愿坚!”不想王愿坚误听为“汉奸”,吓得又奔跑,直到天亮才找到他。而孙炳华却跑散了,找不到一起,只得回了家,后来在地方工作。这是王愿坚革命生涯的一段小插曲。
  在县委住了没有多久,王愿坚就找父亲的学生、当时诸城县的县长,要求到部队上去。过了没几天,有一个通信班长要到驻日照县的部队去送文件,县长把王愿坚兄弟俩交代给了通信班长,让他把他俩带到日照去。于是,兄弟二人每人背上了一个小包袱,里面都是叠好的三角纸,县长嘱咐说:“这个可要带好,这是稿子,是要在报上登的,你看报纸上那些文章就是这样的稿子印的,可马虎不得呀!”从这时起,王愿坚才知道什么是稿子。
  他们从诸城出发,为了绕过敌占区,走莒县、莒南,然后去日照。三人拐弯抹角地走了七天才到达目的地。到部队后,通信班长把兄弟俩送到一个地方,交代给了一名部队干部。
战斗生活经历 激发创作热情
  在军区,领导安排兄弟俩先在干部学校学习。对于15岁的王愿坚来说部队上的一切都很新鲜。谈起当时的情况,他说:“那时我不过是个小毛孩子,记得有一次军区一个什么战士剧社演出一个外国话剧,我们去看,开演后前边有一个人挡住我,我就大喊:‘前边那个大胖子挡着我’。旁边的人捅捅我说‘前边那是首长’。我问啥叫首长,那人又说‘部队团以上的干部就叫首长’。我的话被前面那人听见了,他回过头把我拉过去,笑着说‘你到前边来,我抱着你’。于是他把我抱在怀里,可我又大声嚷道‘还有我弟弟’。那位首长又回过身去把我弟弟抱过来搂在一起看戏。后来,开大会时我看到台上讲话的人正是抱我的那个人,周围的人说‘他是罗荣桓司令’。”
  这些事情过去了好多年,王愿坚仍记忆犹新,他说:“这些事对我感受很深,所以永远也忘不了。一个作家可能接触过、了解过许许多多生活材料,但只有那些对他感受最深的才有用。”
  在战斗的炮火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使王愿坚产生了创作欲望。1945年,他编写了叫《回头》的小话剧,这是他的处女作,内容是反映战士自觉遵守纪律,缴获了东西归公的故事。这个剧在部队演出后受到欢迎,王愿坚还在剧中扮演了一个小战士。当时的《海滨日报》还发表文章赞扬。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