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7年,王愿坚先后担任了纵队报社的编辑和记者,在战壕里他通过切身感受,写了一篇报道,题目就叫《一捆麦瓤》。报道很快就被新华总社采用播发,解放区的一些主要报纸都发表了。部队也曾给予他很高的荣誉,王愿坚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战争生活经历使王愿坚的心灵得到净化,更加坚定了他用笔来描绘军队和人民的英雄事迹
创作中得堂哥指点,注重生活体验和积累 王愿坚参军后参加了一些战斗,后调山东滨海军区三分区宣传队、野战军八师宣传队工作。1946年,在部队进行过泗州战斗后,上级提出来要提高战术水平和指挥能力,当时他所在的部队某团一连有一个排长很讲战术,这个排长带领全排以很小的伤亡代价接连打胜仗,根据这个材料,针对部队中轻敌蛮干的思想,王愿坚编写了一个名叫《模范指挥员》的独幕话剧,宣传提高战术水平的重要性,受到了部队领导机关的表扬。不久后,这个小戏还印成了书,发给王愿坚300元奖金。 1947年,王愿坚先后担任了纵队报社的编辑和记者。 王愿坚的创作也受到过堂哥王希坚的影响,就在他已经担任随军记者的时候,王愿坚给出过书、已经很有名气的堂哥王希坚写了一封信,并寄去了自己写的一篇战地通讯。在信中,王愿坚问希坚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怎样才能当一个作家。王希坚当时就给他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对他的写作给予了鼓励,同时也向他指出,不要把作家这个名称神秘化、神圣化了,希望他能够全身心地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及时地用自己的作品反映现实,不要急于写出什么长篇巨著。 王愿坚收到这封信后开始并不以为然,觉得自己的堂哥在“打官腔,说官话”,但后来王愿坚说,事实证明希坚说的对,不深入群众生活,没有真情实感,不为现实服务是写不出好作品的。这件事对王愿坚启发很大,印象很深,直到晚年也不忘。 就在淮海战役打响不久的那段时间,当时天气很冷,一天王愿坚跟连队的战士一起蹲在战壕里,冻得浑身打哆嗦。正在这时,首长和机关的同志们背着麦瓤来了,有了麦瓤,铺在地上睡觉就暖和多了。王愿坚挨过冻,有切身感受,很感激领导,就在战壕里写了一篇报道,题目就叫《一捆麦瓤》。 报道很快就被新华总社采用播发,解放区的一些主要报纸都发表了。这件事使他明白了堂哥的话并不是无用的官话。同时,这种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积累,也是一个作家必不可少的创作准备。 这期间,王愿坚在战争中不断锻炼成长,部队也曾给予他很高的荣誉,王愿坚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结合亲身经历写出《党费》,讴歌老区人民 1944年秋,日寇扫荡时,王愿坚得了伤寒病,因年龄又小,行军跟不上队,上级决定暂时把他寄养在一名农民家里,给这家的大娘当儿子,当时叫做“打埋伏”。 过了几天,王愿坚的病情好转后爬起来,觉得肚子饿得很,大娘就把两个地瓜面窝窝头塞到他手里,自己抱起两岁的小女儿走到里屋里。当王愿坚吃完窝头的时候听到里屋那小妹妹哭得厉害,进屋一看,见大娘正从篓子里抓起花生皮嚼烂了送到小妹妹嘴里。 这个亲身的经历为后来王愿坚写《党费》提供了母子和“我”的关系,夺咸菜的细节就是由地瓜面窝窝头演化出来的。 有一次,王愿坚观看山东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重返沂蒙山》,剧中的大娘在战争年代曾用儿子的生命换得一个八路军伤员脱险。多年以后,这个小八路当了首长去寻找大娘时明明认准了,但贫困中的大娘却不肯承认自己就是他的救命恩人。沂蒙山区的人民那种无私的、博大的胸怀使这位首长自愧不已。剧情深深震撼了王愿坚的心,好像每一句台词都是对着自己来的。谈到这些时,他泪流满面地说:“永远不能忘记老区的人民,谁忘了谁是王八蛋!”他很少说这类不太文明的话,但那次他的确是这样说的。
战争净化心灵 坚定创作决心 在战争年代里,王愿坚有多次在雨雪里行军,有多次穿着湿透了的军装站在冷风里发抖。那时候,心里想着,要是能爬上一个热炕头睡一觉多美呀!就是烧起一堆火,大家围着烤一烤也好啊,可是,这些当时都是不切实际的奢望。 有一次在沂蒙山的“反扫荡”中,王愿坚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悠。唯一的干粮就是巴掌大的一块豆饼,饿急了就小心翼翼地啃几口,生怕啃多了,熬不到找到部队的日子,渴了,就到河里喝几口河水。就这样一直在大山里转了四天才找到部队,他饱尝了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 战争生活经历使王愿坚的心灵得到净化,更加坚定了他用笔来描绘军队和人民的英雄事迹,他已经不满足仅仅用通讯报道来反映战争,决心用文学艺术的形式更好地讴歌英雄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