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人文潍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长篇长征小说成未了心愿
2014年03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篇长征小说成未了心愿
  臧克家(右)与王愿坚在一起。
  1980年,本文作者(右)与王愿坚合影。
  1987年,王愿坚在为某学校题词。



  1990年底,王愿坚的家迁到北京了魏公村总政干休所,宽敞的宿舍在11层楼上,这里的条件要比他原来的家舒适方便多了,但这时他早已住进了医院。在他住院期间,他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创作计划——写一篇反映长征的长篇小说。因此,他焦急,他悔恨。直到他生命垂危的时候还说:“我一生的志向是写透红军英雄志。”
曾与臧克家崔嵬等诸城籍同乡交往密切
  在北京文艺界诸城籍的同乡中,王愿坚交往比较密切的是臧克家、崔嵬、陶钝。
  王愿坚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文艺界聚会碰到崔嵬,我对别人说我应该叫他舅,在场的人都愣了,崔嵬笑呵呵地说:‘那还有假!’崔嵬是王家巴山人,与俺村一河之隔,论起来我还真的应该叫他舅呢!我们关系一直很密切,他是典型的山东大汉,崔嵬死得很可惜,才60多岁,正是干活的时候,他生病期间我常去看他。躺在病床上,他感慨万千地对我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什么事也干不成,好不容易盼到今天,政策好了,正好放心大胆地干点事了,我又不行了,我想好的一些创作计划也无法实现了,唉!‘文革’这十年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年月,都白白浪费了。你的身体好,要多写点东西留给社会呀!’”
  臧克家与王愿坚交往更频繁一些。1992年前,两人的家都在北京朝内南小街,只不过是分住在两条相隔不远的胡同,所以能经常串串门,一起谈谈。臧克家年轻时就与王翔千、王统照有着密切的交往,特别是与王统照有着深厚的友谊,臧克家还曾在相州跟随王翔千开展革命工作,并在那里与王家的姑娘结了婚,他的第一篇小说也是在相州写成的……因此,臧克家与王愿坚就更增一份感情。王愿坚有空也常溜达到臧克家的家,两个人有着谈不完的话题:谈故乡事、谈故乡人、谈文学创作……日子多了不见就想,特别是臧克家,隔段时间不见王愿坚就叨念。
  王愿坚对同乡人总是怀有特殊的情感,但他从不去巴结权贵,他说,在“文革”后期,曾有人约他去找康生和江青,他不去,并劝那人也不要去,结果都没有去。说起这事,王愿坚说:“后来证明我是对的,要不也沾‘光’了。”说完就大笑起来,那是一种真挚而纯朴的笑,笑起来两眼眯成一条线,完全像一个最普通的农民那样朴实,那样纯真。

准备创作长篇长征小说时不幸发病去世
  1990年底,王愿坚的家已经迁到北京魏公村总政干休所,宽敞的宿舍在11楼上,这里的条件要比他原来的家舒适方便多了,但这时他早已住进了医院,为了让他住一住新家,翁亚尼把他接回来住了五天。
  在他住院期间,他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创作计划。当年,他参加编写《星火燎原》丛书时曾有机会在北戴河认真采访过陈毅、贺龙、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他曾沿着雪山、草地、大渡河的长征路线去考察,追寻革命前辈们的英雄业绩和战斗历程,为写反映长征的长篇小说做了充分的创作准备,如今这个计划正准备实施,他却力不从心了。因此,他焦急,他悔恨。直到他生命垂危的时候还说:“我一生的志向是写透红军英雄志。”这句简单的话,概括了一个优秀的部队作家毕生为之奋斗的文学精神。
  在他病重期间许多军内外文艺界的老领导、老战友来看望他,在他去世前,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解放军艺术学院、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些领导都来看望过他,他的好友王蒙一直守候在他的床前。
  1991年1月25日,王愿坚在北京逝世,终年62岁。军队对这位作家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被誉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著名作家、杰出的文学教育家、电影剧作家、编辑家等一系列辉煌的荣誉。
  王愿坚的遗体告别仪式于1991年3月19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总政治部的领导和众多的文艺界知名人士云集在这里向他的遗体告别。
  在灵堂里众多的花圈中有国家主席杨尚昆送的花圈,这在当时是很高的规格。王希坚的挽联是一首五言诗:“手足弟兄亲,文坛同代人。华年惊早逝,泪洒暮天云。”
  王愿坚的堂妹王平权写的悼诗是“哭愿坚五弟”:“十五从戎枪在肩,作家灵感自烽烟。长征勇士群英谱,义战雄图交响篇。闪闪红星明后代,斑斑碧血亮新天。壮心未已身先去,留下宏文万口传。”
  在许多挽联中,最醒目的是他遗像两旁的那副长联,那是著名诗人程步涛(后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社长)撰写的:
  泣血一生写透红军英雄志
  留迹人世融尽老兵磊落心
  这应当是对王愿坚生平最准确的评价。

◎ 相 关 链 接
崔嵬
  崔嵬,中国话剧、电影演员、导演、剧作家。原名崔景文,曾用名崔微晖、崔浚、疯子,后改名崔嵬,1912年10月4日生于山东诸城。幼年家贫,12岁去青岛烟草公司当童工,后入礼贤中学、青岛第十中学,皆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开除。1931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实验剧院编剧班。次年回青岛组织海鸥剧社,宣传抗日。之后赴上海,1936年任上海妇女儿童慰问团戏剧指导,赴绥远(今内蒙)抗日前线慰问,与陈波儿合演《放下你的鞭子》,开启去抗日前线演出抗日戏剧的先声。“七七”事变后,参加《保卫卢沟桥》的集体创作。“八·一三”上海抗日开始,组织、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一队,辗转演出于南京、武汉、开封等地区。1938年初去延安,任教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1942年调任冀中火线剧社社长,1949年夏,随军南下武汉,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曲艺改进处处长、中南文艺学院院长、中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南文化局局长。1954年被借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主演电影《宋景诗》《老兵新传》。1956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导演《青春之歌》《天山的红花》等,并主演《红旗谱》。
 本期图片均由马新义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