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专题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邓辉在家中创作剪纸作品。 |
|

|
|
高密剪纸艺人邓辉的《当代中国二十四孝行》被中央文明办采用 在我市,喜欢剪纸的艺人不少,但真正剪出名堂的却不多。高密市剪纸艺人邓辉去年11月份向中央文明办“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征集活动信箱发送了剪纸作品《当代中国二十四孝行》。近日,她接到对方通知,其作品成功入选为全国公益广告。邓辉从小与剪图案结缘,长大后自学剪纸艺术,在她看来,剪纸不仅要继承传统题材,还要结合时代主题进行创新。 人物 档案 邓辉,42岁,高密市剪纸艺人。因小时候经常剪图案打发时间而与剪纸结缘。中专所学美术专业并未让她与剪纸产生交集,却在1997年从事工会工作后,让她开始学习剪纸,如今技艺精湛,在本地的剪纸艺人中也有了名气,被称为“少壮派”。她认为,高密剪纸艺术远近闻名,传承下来的艺术资源非常丰富,剪纸样本也多种多样,剪纸艺人不仅需要传承,还要在此基础上创新。最近,邓辉又产生了新想法,她希望通过创作符合时代潮流的剪纸作品,打造高密的剪纸品牌,将剪纸中所蕴含的高密剪纸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本报今日A16版公益广告即为邓辉创作的《当代中国二十四孝行》。 创作剪纸17年,初闻入选挺意外 3月14日,高密市剪纸艺人邓辉坐在家里,手拿剪刀,聚精会神地裁剪着作品《圆梦》,不一会儿,一张“篮球”形状的作品就完成了。“这件作品是我送给国家篮球队一名队员的,希望他能够圆了自己的篮球梦,取得更优异的成绩。”邓辉说。 邓辉今年42岁,经过17年的练习,她的剪纸艺术已经炉火纯青。就在前不久,她从潍坊市文明办一名工作人员那里得知,她去年11月份送选的作品《当代中国二十四孝行》成功入选为全国公益广告。“对于这个消息,起初我还半信半疑。后来我从中国文明网上查阅了一下,确实如此,并且已经收到了一笔创作费。”邓辉笑着说。 随后,邓辉拿出一张《当代中国二十四孝行》图片,向记者介绍了起来。“当代二十四孝”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明确了儿女们应该为父母应尽的24种孝道,比如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跟父母沟通交心、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等。邓辉告诉记者,在创作《当代中国二十四孝行》时,她认为人物穿着、表情等不容易表现,因此只好从情景入手,以孝行为背景衬托,使用高密剪纸技法,使作品体现明暗对比强烈的效果。 两件作品落选,促她创新说孝道 去年6月,高密市文明办组织当地剪纸艺人及剪纸爱好者参加正在全国举行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征集活动。邓辉从自己的众多作品中选出了《乌鸦反哺》、《小羊跪乳》两件作品,并一同送交给了潍坊市文明办。“我个人觉得这两件作品还不错,入选的概率应该会大一些。”邓辉说,当时她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每天都查看中国文明网的网站,关注评选。 “我在中国文明网及一些媒体上看到,入选公益广告的剪纸作品没有我投送的那两件作品。”邓辉回忆说,当时有些失落,失落中又有些不甘心。“我当时想,剪纸技法上应该没问题,是不是题材不符合时代主题,所以我又重新查看了《乌鸦反哺》、《小羊跪乳》作品,觉得题材确实有些陈旧,并且这两件作品都是关于动物的。因此,我觉得必须创新题材形式。” “‘讲文明’、‘树新风’是时代主题,剪纸作品也应该符合这个主题。”邓辉认为,“孝道”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恰逢“新二十四孝”也刚发布不久,所以她想如果用剪纸表现出来,岂不是更加形象。有了新主题后,邓辉开始创作,利用业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精心刻画新“新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形象。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她终于创作出了《当代中国二十四孝行》剪纸作品。 小的时候曾用剪图案来打发时间 邓辉从小就与剪纸结缘,被当地人称为“少壮派”。邓辉告诉记者,她小时候经常到母亲所在的工厂玩耍,工厂里的几位阿姨看她没有小伙伴,便给了她一块布料和一把剪刀,让她学着剪各种图案。“大人是为了给我打发时间,而我却出于好奇心,逐渐学会了剪一些简单的图案。”邓辉回忆说,正是这种经历让她与剪图案结缘。 “虽然接触到了剪图,但还不是真正的剪纸。”邓辉对记者说,1991年她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原高密市工艺品厂做玩具设计工作。1997年,她被调到高密市工会,在工作中接触到了剪纸,当她拿起剪刀时,儿时的剪图情景立刻重现。但由于不会真正的剪纸,所以只能自学。 邓辉告诉记者,那时工作比较忙,她只好利用下班时间琢磨、练习,细心观察别人的剪纸图案。刚接触剪纸时,由于手法不精确,用力不当,剪出的图案并不是很好看。“拿着人家的作品,我也不知道是如何剪出来的,只能一遍遍地去尝试。后来我发现有些作品比较难模仿,所以就选择了一些简单的图形练习,比如牛羊鸡狗等动物。”正是对剪纸艺术的一腔热血,经过几年的反复练习,邓辉的手艺日益精湛,剪出的图案逐渐得到当地剪纸艺人的认可,并且对高密剪纸艺术产生了新的见解。 传统剪纸艺术需要紧随时代主题 邓辉说,高密剪纸艺术远近闻名,传承下来的艺术资源非常丰富,剪纸样本也多种多样,不仅需要传承,还要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我上学的时候学的是美术专业,再加上学习了几年剪纸,所以我经常尝试创作符合时代主题的作品。”邓辉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高密剪纸艺术走出一条新路子。 有一次,她阅读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时,发现了书中有一段关于剪纸的叙述。“莫言能写小说《红高粱》,我可以在剪纸上解读《红高粱》。”邓辉告诉记者,她当时萌生了创作剪纸《红高粱》的想法,并大胆进行了尝试。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长达三米的《红高粱》剪纸作品浮出水面,并引起了当地剪纸艺人的重视。 文/图 本报记者 邓永杰 实习生 赵冰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