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马航飞机失联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重点
 
标题导航
法卫星疑似捕捉到有关物体
2014年03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卫星疑似捕捉到有关物体
  3月23日,在南印度洋海域,“海巡01”轮工作人员进行漂浮物打捞演练。



澳大利亚将对澳中法三国卫星图片进行汇总核对
  23日,马来西亚交通部称,法国卫星疑似捕捉到可能与失联航班有关的物体。当天早些时候,澳大利亚总理表示,搜救的民用飞机在印度洋搜索区域内发现“一些小块碎片”。对于有媒体报道失联客机机长在起飞前曾与神秘女子通话一事,马警方予以否认。

声明称发现的物体不止一个
  马来西亚交通部23日发表声明说,法国政府当天上午通报马方称,该国卫星疑似捕捉到可能与失联的马航MH370航班有关的物体,地点位于南部“空中走廊”。
  声明中并未给出疑似物体的尺寸、拍摄日期等细节,不过声明称发现的物体不止一个。马方称,已将法方提供的卫星图片转发至位于澳大利亚的协同搜救中心以及在南印度洋海域参与搜寻的国家。
  法国成为继澳大利亚和中国后,第三个宣布发现可能与失联航班有关物体的国家。20日,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宣布该国卫星在南印度洋观测时发现了疑似MH370的残片。22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单位在对相关卫星数据研判后认为,中国“高分一号”卫星观测到的一个长约22米、宽约13米的漂浮物可能与MH370航班有关。
  目前澳大利亚、中国和法国都已经发布了显示疑似物体的卫星图像,所有信息都被发送给澳大利亚方面进行汇总核对。

参与搜救民用机发现小碎片
  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23日说,一架参与马航失联客机搜救的民用飞机在印度洋搜索区域内发现“一些小块碎片”。但他同时谨慎地表示,这些碎片可能与失联客机无关。
  澳联社援引阿博特的话说,22日一家参与搜救工作的民用飞机目击到一些小块碎片,其中还包括一块木质板状物体。“很显然在我们能完全确定这些物体是什么之前,我们需要先打捞起这些碎片。现在言之过早。”
  另据澳大利亚海事局23日发布的最新声明,一架参与22日搜救的民用飞机在搜救区域内,以肉眼目击到一些小块物体散布于半径为5公里的范围内。22日搜索区域的天气情况良好,能见度达到10公里。
马警方否认机长曾与女子通话
  马来西亚警方23日否认了此前关于“MH370机长起飞前曾与神秘女子通话”的报道,称“这只是猜测”,具体的调查仍在进行中。
  警方表示,如果爆料者能够提供该“神秘女子”的电话号码,那自然是提供了有帮助的线索,但如果不能,就说明这是纯粹的猜测。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2日报道,马航失联客机机长扎哈里在航班前起飞前接到1名神秘女子电话,两人通话2分钟。神秘女子的电话号码是用假身份证注册的。
  该报道还称,机长扎哈里与妻子的感情疏离,实际上已分手,但事发前仍与3名孩子同住。
我空军搜索任务24日展开
  记者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了解到,根据23日12时的船位,“雪龙”号距疑似海区747海里,“中海韶华”轮距疑似海区740海里,预计两船25日将到达疑似海区。
  中国空军前方指挥组23日说,根据澳方统一安排,中国空军在珀斯方向首次搜寻行动调整为24日展开,重点搜寻南印度洋发现疑似漂浮物的海域。
  中国空军前方指挥组组长刘殿君说,24日凌晨3时,中国两架伊尔-76运输机将依次从澳大利亚珀斯的空军基地转场到珀斯国际机场,完成加油后飞赴南印度洋中澳两国卫星发现疑似漂浮物的海域进行搜寻,并为中国海上搜救舰船提供信息。
◎相关新闻
马方否认飞行员 曾做“战术规避”
  23日,在马来西亚驻华大使等人同家属召开的沟通会上,有家属质疑失联飞机的一段雷达信号消失时,是否在做战术规避动作,军方之前是否知晓雷达盲区?对此,马方介绍,雷达盲区这样的机密信息,只有雷达管理员和超过一定军衔的军官才能知道。主、副机师之前不可能知道这些雷达盲区的机密信息。
  马方人员表示,航班消失的那一段,是雷达系统同飞机间没有清楚的视线,这是雷达系统的局限性,叫雷达盲区。飞机若要规避,则不会再次出现在雷达监测区,而是始终保持低空飞行。“我认为当时的飞行员没有做战术规避。”

失联客机黑匣子 电量只剩下一半
  黑匣子的“学名”是飞行记录器,记录飞行数据和舱声录音,是分析事故、还原飞行过程的最重要物证,也是帮助定位事故区域的重要工具。
  理论上,失联客机配备的黑匣子能够在水下6000米发出脉冲信号,每秒一次,信号范围在3700米左右,具体效果受水文环境等影响。而澳大利亚方面眼下搜寻的目标海域水深2500米至4000米。
  更紧迫的是,黑匣子的电池只能维持30天脉冲信号。MH370航班失联超过两周,意味着电量只剩一半。如果搜寻人员今后十几天依然无法定位黑匣子,搜寻工作将面临更大挑战。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