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都市生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重读先人家训寻回最初的信仰
淘书的乐趣
缺德的红包
远去的春联
少女们的闲话
2014年03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读先人家训寻回最初的信仰



  有关家训的内容,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散见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著作中。在《孟子》、《韩非子》等专著中,都有一些古人家教经验的记载和论述,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出现了专门的《颜氏家训》,随后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家训问世。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总共有一百二十多种。
  到了近现代,《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与《傅雷家书》,则并称我国“三大家教典范文本”,三位名人的子孙也个个成才。家训在今天,有必要重读。

《颜氏家训》——
后世家训的鼻祖

  在众多“家训”当中,《颜氏家训》首开先河,给予家庭教育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全面诠释家庭教育的意义。全书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结合实际,且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是家庭教育的范本。
  教育家称这本书是“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这并不为过,宋代朱熹的《小学》,清代陈宏谋的《养正遗规》,都曾取材于《颜氏家训》。这家训也影响着后世的家训书写。

《曾国藩家书》——
“书蔬鱼猪”很重要

  在清代名臣中,常常被提及的有曾国藩、李鸿章等,倘若我们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曾国藩所做出的贡献或许更大一些,一部《曾国藩家书》将他的思想表露无遗。他立志求学,要求极严,抱负很高。哪怕是在后来的为官过程中,也极为重视家庭教育。
  据说,蒋介石的案头有两样东西是少不了的:一部是《圣经》,一部就是《曾文正公家书》。毛泽东青年时代也推崇曾国藩,《湖湘文化与毛泽东》一书中就有较详实的论述。
  曾国藩还留有著名的治家八字:“早、扫、考、宝、书、蔬、鱼、猪”,他给儿子纪泽的信中说:“昔吾星冈公最讲求治家之法,第一早起,第二打扫洁净,第三诚修祭祀,第四善待亲族邻里……故余近写家信,常常提及书、蔬、鱼、猪四端者,盖祖父相传之家法也。”

《傅雷家书》——
中国知识分子的家教心得

  家书在自由的交流中,其中所形成的氛围是家的温馨,而这样的沟通也特别有效。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傅雷家书》可谓是风靡一时。《傅雷家书》是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在1954年至1966年5月期间写给爱子傅聪、傅敏的186封书信,其中最长的一封信有7000多字。在家书中,傅雷的名句让人难忘,比如“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好。”“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读着这样的话语不禁令人动容。
  无疑,家训是对点滴生活的总结,是对未来的期许。说到底,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缺的那种精气神正是对传统家庭教育的选择性遗忘。当我们重拾家训时,或许能够遇见美好的未来。从某种角度上看,家训所承载的是先人的智慧。我们今天如果能够重新重视家训的意义,或许就更能够读懂每个时代的风气和风度。
本报综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