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诸城新闻·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龙家族又添四大新属种
2014年03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诸城恐龙研究重大发现
龙家族又添四大新属种
  王克柏(左)、舒柯文(中)和徐星(右)在研究恐龙化石新属种。
  意外诸城角龙。
  诸城中国角龙。
  东方百合强壮足迹。



  “重大发现接连不断,四大新属种相继出现,诸城恐龙家族再添新成员。这是继诸城出现四大龙王后诸城恐龙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在对恐龙涧、臧家庄、棠棣戈庄、玉皇等化石点进行细致研究时,恐龙研究专家徐星说到。3月5日至10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恐龙专家徐星携研究团队重要研究人员邢立达、加拿大籍恐龙专家舒柯文等人,来到诸城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惊喜地发现诸城恐龙再添四大新属种,他们分别是一种暴龙新属种、虚骨龙新属种及两种蜥脚类恐龙的新属种。
研究成果年底发布
  据悉,徐星、舒柯文等专家在对巨型诸城暴龙的骨骼化石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股骨、牙床的化石有区别于之前发现的巨型诸城暴龙的特征,确定是除巨型诸城暴龙外的另一种暴龙新属种。
  在对恐龙涧化石长廊化石点进行研究时,在近万块化石布满的岩壁上,一根长约40厘米的化石吸引了徐星的目光。徐星等人对其进行了细致地研究,发现了另一类肉食性恐龙新属种,经初步鉴定可能为虚骨龙新属种。
  邢立达在对棠棣戈庄的恐龙脚印化石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两种蜥脚类恐龙新属种。其中一种蜥脚类恐龙脚印直径在1.1米左右,比皇龙沟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足迹还要大。另一种蜥脚类恐龙脚印直径只有40厘米左右,但能肯定的是这两种是区别于之前诸城发现的蜥脚类恐龙的新属种。
  诸城恐龙化石分布广泛,在包括恐龙涧、棠棣戈庄、玉皇、臧家庄在内的全市13处镇街发现30处恐龙化石点,化石埋藏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先后发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恐龙化石群、恐龙足迹群,被古生物学专家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无与伦比的世界地质奇观。
  目前诸城已产出了十多个恐龙新属种,此次发现的四大恐龙新属种,为研究诸城恐龙的多样性提供了有力佐证。近日,记者从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了解到,目前四类新属种的相关研究已在进行中,研究成果将在年底发布。

七大恐龙属种已命名
  截至目前,诸城已产出了十多个恐龙新属种,其中已命名的有七个属种,分别是“巨型山东龙”、“巨大诸城龙”、“巨大华夏龙”、“诸城中国角龙”、“意外诸城角龙”、“巨型诸城暴龙”和“东方百合强壮足迹”。
  据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克柏介绍,1966年5月至1968年6月,著名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带队,在诸城龙骨涧开展了第一次恐龙化石发掘,共采集化石30吨,装架起长15米、高8米的“巨型山东龙”。“巨型山东龙”是在1973年由胡承志等恐龙专家命名。巨型山东龙是当时世界上发现的鸭嘴龙类中最高大的,白垩世早期的鸭嘴龙化石在世界上还未有过报道,它的发现填补这一空白。
  1988年6月至1991年12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著名恐龙专家赵喜进教授带队,在恐龙涧和侯家屯两个化石点开展了第二次恐龙化石发掘,共采集化石20多吨,装架起三具恐龙骨架,其中长16.6米,高9.1米的“巨大诸城龙”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0年由徐星等命名的诸城中国角龙长7米、高3米,是角龙科在北美以外地区的首次发现,解决了这一恐龙动物地理学上的难题。它的出现模糊了尖角龙与开角龙这两类角龙的分类界限,且为研究角龙科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王克柏表示,同样是在2010年由恐龙专家徐星等命名的意外诸城角龙长虽只有2米,却是纤角龙科中的进步属种。该属种的发现增加了纤角龙科的多样性,显示出在白垩纪晚期纤角龙科和角龙科走上了完全不同的演化道路。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高大的鸭嘴龙当属巨大华夏龙,其长18.7米、高11.3米,在2011年由恐龙专家赵进喜等命名。巨型诸城暴龙作为亚洲已知最大的肉食性恐龙之一,这一发现增加了亚洲地区暴龙的多样性。该属种长11米、高4米,于2011年由英籍博士洪大卫等命名。
  据了解,第七个属种被众多恐龙专家誉为“世界古生物界的一朵奇葩”,它便是盛开在古老岩层上的百合花——“东方百合强壮足迹”。在我市皇龙沟,盛开着数以千计清晰完整、美丽隽永的的“百合花”。其实,这些花朵都是远古恐龙留下的足迹,至今已存在了1.1亿年,属世所罕见的地质奇观。在诸城皇龙沟崖壁上,分布着数以万计的恐龙足迹,较小的鸟脚类恐龙足迹仅有7厘米左右,兽脚类恐龙足迹40厘米左右,最大的蜥脚类恐龙足迹直径近1米。“东方百合强壮足迹”就是兽脚类恐龙留下的足迹。经专家鉴定,至少有鸟脚类、兽脚类、蜥脚类等10多种恐龙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各种脚印密密匝匝、重重叠叠,清晰而完整,犹如群龙共舞的“恐龙大舞池”。这是迄今为止世界规模最大的恐龙足迹群,因其强壮三趾呈现明显的百合花状,故此得名“东方百合强壮足迹”。

古生物化石保护 成果获得肯定
  3月26日,记者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获悉,诸城恐龙化石产地于近日入列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诸城恐龙文化旅游区入列首批潍坊市文化产业示范园。
  诸城是我国重要的以大型鸭嘴龙类为代表的脊椎动物化石产出地,先后发现了恐龙涧化石长廊、化石隆起带,臧家庄化石层叠区和皇龙沟恐龙足迹群等较大规模的化石集中埋藏遗迹,出土了鸭嘴龙类、角龙类、甲龙类、暴龙类和蜥脚类等十多个恐龙属种。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宣传策划科科长闫团祥表示,诸城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这对于进一步加强诸城恐龙化石保护工作、提高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据了解,首批潍坊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共命名了8个文化产业园区,旨在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诸城恐龙文化旅游区榜上有名。
  据悉,诸城恐龙文化旅游区目前包括诸城中国暴龙馆、诸城龙立方展馆和恐龙涧化石长廊三个景点。近几年来,诸城恐龙文化旅游区除加快了景区的建设步伐外,还积极开展各项科研科普宣传活动,举办高规格的化石保护专家咨询会,提高诸城在化石保护方面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诸城恐龙文化旅游区经过吸收借鉴其他文化旅游区成功的管理经验,于2013年成功入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诸城因盛产恐龙化石而闻名,被中外古生物专家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龙城”。龙城恐龙以其神奇的资源优势日益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其重大发现也一步步地向世人解开恐龙的神秘面纱。
  文/图 本报记者 岳锡玉 本报通讯员 焦自香 刘闻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