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在沃尔玛超市图书区,一位市民在挑选儿童书籍。 |
|

|
|
价格高、部分图书充满暴力内容,愁坏不少家长 “马上要到‘国际儿童图书日’了,想给孩子挑本好看的书,但走了一圈发现,便宜的都是一些作文书,真正好看的书又太贵,根本买不起,给孩子挑本合适的书看可真难!”4月1日,市民刘先生感叹说。另外,为给儿童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市图书馆新馆特地开设了儿童图书馆。 买书贵 百元图书不稀奇 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不仅多数市民对此毫不知情,就连图书商家也忽视了这个节日。 记者走访城区图书市场发现,目前市场上图书包装越来越豪华,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一套图书超百元已不算稀奇。 在胜利东街与文化路交叉口的新华书店记者看到,这家书店里的少儿书籍种类不少,印刷包装也非常精美,但是价格不菲,百元左右的图书随处可见。记者注意到,有一套精装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标价是680元。记者在走访当中发现,一些精装儿童书籍价格都非常贵,像《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等图书的价格都在百元以上。 家住奎文区新华国际小区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今年12岁,从小就特别爱看课外书,以前都是读一些《三字经》、《百家姓》等简单的书籍,这些书籍都不是很贵,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读的书籍也越来越厚,“一样内容的书,孩子更喜欢看那些包装精美的,可这些书的价格也特别贵,买了以后,一本40元的书一周左右就读完了,这样算下来如果买书的话,一月光买课外书就得接近200元。”刘女士说。
内容少主题单一 采访当中,很多家长明确表示,虽然价格相对昂贵,但一定要给孩子买正版图书。“我们自己看的书无所谓,少字或缺页都能容忍,但儿童图书一定得买正版。”家住东方世纪城的胡先生告诉记者,就算是给孩子买娱乐性质的图书,如果内容粗制滥造、错误百出,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是难以想象的。他有一次从虞河路上的一个小书摊给孩子买了一本盗版图书,书里面的错别字特别多,这样会对孩子的学习带来不好的影响,正是那次经历让他坚定了不给孩子买盗版书的决心。 “平时一到有书店的商场,孩子就喜欢到书店看书,我也想给孩子多买点书,但其实挺不容易。”在佳乐家新华店的京广书城内,市民孙女士指着面前的一排包装精美的书籍对记者说,这些书的封面虽然不同,但内容的表现手法其实都如出一辙,主题也都比较单一,而且很多书籍非常薄,也就20多页,用不了几天就看完了,是名副其实的快速消费品,过不了几天就得给孩子买新书。家里这样的书籍其实已经堆了很多了,但孩子看过一次就不愿再看,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了。“现在图书的价格都这么贵,感觉有些买不起了。”孙女士说。 选书难 不少儿童图书充满暴力和惊悚内容 高新区山后王小区赵文今年上小学五年级,他家里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赵文的妈妈刘女士对记者说,赵文从小就特别喜欢读文学类和益智类课外图书,但只是在四年级以前读,像《查理九世》、《爷爷一定有办法》、《十万个为什么》、《爱的教育》等孩子都读过,而且在读后还会自觉地写读后感。自从上了五年级以后,她发现赵文的读书兴趣发生了变化。 “现在再给他买一些文学类或者益智类的书籍给他看,他已经不爱读了,而对一些如《世界少年悬疑小说系列》之类的书籍非常感兴趣。这些书故事性强,但里面充满了悬疑、惊悚等内容,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还耽误学习。”刘女士担忧地说。 在跟多名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很多学生家长表达了与刘女士类似的担忧。“女儿最近突然迷上了看故事书,经常熬夜看,而且她怕我知道,自己偷偷地把书藏在枕头底下。”家住金都花园小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张先生还表示,由于经常在黑夜中读书,女儿的视力急剧下降,最近一次检查已经有了近视眼的征兆,让他非常担心。 家住奎文区早春园小区的高先生对记者说,他的儿子今年5岁了,“现在带着拼音的书都有打打杀杀的内容,这怎么敢买来让孩子看呢?真让人担心”。 市图书馆 开辟亲子阅览室,严把内容质量关 潍坊市图书馆少儿部主任鲁松表示,为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市图书馆新馆特地开设了儿童图书馆,并在馆内开辟了亲子阅览室,3岁至6岁的儿童都可以在我们的亲子阅览室里由家长陪同阅读。 据了解,目前儿童图书馆内收藏的书籍非常全,其中文学类的书籍占三分之一,另外还有科幻类、历史类、生物科学类及如《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综合性图书。鲁松说,据她观察,家长比较喜欢让孩子看科普类的书,或者能够在短期内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书籍。“家长希望孩子通过读书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写作能力或者学习能力,目的性太强。”鲁松说,她认为与其逼着孩子阅读,不如鼓励孩子跟着自己的兴趣阅读。 “孩子的兴趣是多样化的,读的书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会有很多孩子欲知而未知的东西。为此,正确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就应该按照兴趣、健康、活泼、有益的原则进行培养。”鲁松说。 “市图书馆的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严格把关的,孩子在儿童图书馆内读书,家长完全可以放心,让孩子读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读书中找到乐趣。”鲁松说。
◎相关链接 中国儿童读书 落后西方国家 美国实施“美国阅读计划”后,发动100万志愿者帮助阅读有困难的学生,并推出“必读书目”。以色列从小向青少年倡导三句话:“书本是甜的;知识和智慧是抢不走的;学者是最受尊崇的。”日本在青少年中开展“每天晨读10分钟”活动。中国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必须有2000万字的阅读量,即每个学期要阅读100多万字。 据有关部门发布的《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儿童阅读现状令人忧虑。西方发达国家儿童在6个月至9个月时就开始阅读,而中国儿童则普遍要到2岁至3岁才开始阅读活动。美国儿童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儿童平均到8岁(小学二年级)才能达到这个水平;美国孩子的年阅读量是3万字,中国孩子的阅读量是5000字,只有他们的1/6。 中国设阅读日 “国际儿童图书日”是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IBBY)发起的,从1967年开始以童话作家安徒生的诞生日4月2日作为“国际儿童图书日”。每两年一届的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安徒生文学奖,也在4月2日颁发。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中国儿童读物促进会在教育部和团中央的共同支持下,将“国际儿童图书日”引进中国,设定每年4月2日为“中国儿童阅读日”,并为此开展一系列活动。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实习生 赵冰冰
|
|
|
|
|